徐公俊周口中食富民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 周口市工商聯副主席 周口市第二屆人大代表 河南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周口市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全省糧食系統勞動模范 “河南省糧油企業家” “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家” “第三屆中國糧油優秀創業企業家” 周口市首屆十大杰出創業青年
(一)
因為有“緣”,所以執著;因為有“緣”,所以鐘情;因為有“緣”,所以堅持;因為有“緣”,所以奉獻。
所以,徐公俊說,他與農村、農業、農民有著難以割舍的“緣”。這位周口中食富民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從踏入社會那天起,就與農村、農業、農民融合在了一起。他的人生旅途選擇的是農村,他的輝煌事業起步的是農業,他的朋友圈里擁有的是農民。
想當年,他因為成績突出,高中沒有畢業就被當時的公社領導看中,讓他到農村鍛煉,當上了農村工作隊隊員。那時候,他與群眾一起摸爬滾打,在貧瘠的土地上帶領群眾搞良種實驗,在簡陋的隊室里引導群眾學科學技術,在勞動的間隙里幫助群眾掃“文盲”、“科盲”。正是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他練就了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的本領,腦海里刻下了為農村、農業、農民貢獻青春的印痕。
改革開放的浪潮,觸動了徐公俊為農村、農業、農民大干一場的“興奮點”,所以,當領導與他談心問他有什么新的選擇時,他義無返顧地把展示自己才華的立足點放在了縣糧食局下屬的飼料公司。因為他知道,要讓農民脫貧致富,發展養殖業是一條很好的路子。
在那些日子里,徐公俊從業務員干起,除了出差聯系業務以外,他就經常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與農民交朋友,了解群眾在發展養殖業上需要什么技術,喜歡使用哪些飼料,等等。就是出差在外時,他也經常進行市場調查,搜集外地的科學養殖信息,把掌握的養殖信息和養殖技術與當地的進行對接,并得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少農民在他的指導下,通過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于是,徐公俊被當地群眾稱贊為“財神”。
就這樣,徐公俊一路走來,從業務員到副經理,從副經理到經理,生意越來越好,事業越來越紅,名氣也越來越大。
徐公俊說,這一切都源于他與農村、農業、農民的“緣分”。
(二)
因為有“緣”,所以有機遇;因為有“緣”,所以有機會;因為有“緣”,所以有動力;因為有“緣”,所以有發展。
所以,徐公俊說,只有把心交給農村、農業、農民,你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機遇向來就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所以,一旦機遇到來,那些有準備的人便會厚積薄發,向著成功的目標進發。
機會和機遇終于朝著徐公俊來了。
2002年3月,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徐公俊為尋求新的發展途徑,擴大經營范圍,開辟就業門路,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成立了涉農養殖企業——周口中食富民牧業有限公司,開展飼料加工和生豬養殖。
在無資金、無生產場地、無技術人員及管理經驗等多種不利因素困擾中,周口中食富民牧業有限公司成立,到今天,短短幾年就已發展成為省內外知名大型養殖飼料加工企業,全國生豬養殖百強企業。目前,公司共有員工75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6人,擁有一個近億斤原料庫,一個年加工能力20萬噸飼料廠,一個2萬頭規模種豬場,3個4萬頭規模商品豬場,年出欄商品豬12萬多頭。擁有總資產10433萬元,實現年銷售收入14600萬元,利潤2000萬元。
這些,對徐公俊來說似乎是可喜可賀的。但是,徐公俊卻用“酸甜苦辣”來形容他的“富民”之路。
萬事開頭難,白手起家更難。公司成立之初,工作千頭萬緒,困難重重,徐公俊只能從零做起。
思路決定出路。徐公俊帶領公司一班人,首先研究制訂企業發展方案,成立生產發展部,根據公司資金狀況,改造經營方式,確立了遞增租賃、返租承包、低價租賃的經營模式“借雞下蛋”,解決生產場地問題。他帶領員工深入各縣市、鄉鎮、企業了解情況,查找合適的生產場地,尋求合作伙伴。
商水縣糧食局養雞場因種種原因而停產閑置,成為單位一個不小的包袱,急于對外租賃。“這樣一個現成的場地,只要稍加改造,養豬再合適不過。”徐公俊經過詳細考察后,與對方一拍即合,簽訂了首份租賃協議。
淮陽縣安嶺鄉程樓村支部書記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急于尋找投資項目。正在淮陽了解情況的徐公俊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與其接洽。“既能實現自己的資金增值,又能帶動村民們走上富裕路。”徐公俊的真情話語,讓這個支部書記下定決心投資建廠,然后再返租承包給公司。
隨后,徐公俊又完成了項城秣陵鎮糧庫原小規模豬場4萬頭商品豬場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的返租承包工作;以低價租賃的方式完成了淮陽縣糧食局飼料廠租賃生產等工作。
僅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徐公俊通過“借雞下蛋”,使公司無生產基地的難題迎刃而解,資金不足的困難也得到緩解。
為了加快企業發展步伐,根據企業租賃場地的實際情況和生豬養殖生產的不同周期,徐公俊制訂了邊建場邊引種,分環節同步進行的方案。
到2002年5月底,第一個以遞增租賃方式建設的萬頭養殖場完成了初步改造,引進第一批種豬,10月份開始產仔,步入正常生產;同年7月底,商水縣張莊鄉、淮陽縣安嶺鄉、項城市秣陵鎮3個養殖場引種、改造、擴建工作同時鋪開。
在忙于尋找生產場地的同時,徐公俊還要協調銀行、工商、畜牧等職能部門,尋求資金支持,辦理各種證照。一個小小的房間,既是他的辦公室,也是他的臥室,連續幾個月吃住都在這里。
一心撲在工作上,徐公俊根本無暇照顧在沈丘的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個家庭的重擔只有讓妻子挑起,理解歸理解,可埋怨在所難免,他只能一笑了之,剛成立的“中食富民”這個大家庭更需要他,公司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在他,他只能舍小家顧大家。
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透支著大量體力和精力,即便是身強力壯也難以支撐。在尋找場地的途中、在艱難的協商過后,他幾次累倒,不得不到醫院檢查。他根本就沒心思按照醫生的囑咐在醫院靜養,把辦公室當成了病房。他讓人找來竹竿,綁在辦公桌旁,掛上吊瓶,邊打點滴邊工作。
工夫不負有心人。到2003年2月底,3個場全部完成引種工作和主場區建設改造工作,3個與養殖規模配套的小型飼料廠同時建成,4000多頭種豬陸續開始產仔。同時,盤活了國有閑置資產,吸納了社會閑置資金,創造了就業機會,發展了當地經濟。
正是靠著徐公俊這股忘我的拼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公司創造了當年投資、當年建場、當年見效益的不尋常發展速度!
2004年,公司改制為股份制企業,徐公俊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艱辛,站在新的起點,在他面前沒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困難。
敢闖敢拼不蠻干。養殖業屬于風險型行業,受市場供求關系調節,價格波動較大。只有練就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化解市場風險的招數,才能生存、才可能發展壯大。
向管理要效益,向質量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徐公俊說,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誠信謀發展的指導思想,樹立品牌意識,創造知名品牌。
在飼料、飼料藥物添加劑、獸藥使用、休藥期、防疫、保健、飼養操作管理規程、無害化處理等方面嚴格執行部頒標準。
2004年,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了“蓬帥”牌商品豬,成為我市僅有的一家有商標品牌的商品豬生產企業。
2006年,公司建立了HACCP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并通過中食恒信質量管理中心認證,實現了產品質量同國際水平接軌。
公司的產品在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備受青睞,被國家商務部、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批準為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每年代國家儲備商品豬9.6萬頭,成為全國最大的生豬活體儲備基地,被河南省畜牧局認定為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公司的產品從未因質量問題受到過質疑,被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授予“講誠信,反欺詐”單位稱號。
多元化發展,拓寬企業發展空間。“必須立足于養殖業這個點向外延伸,才能有更大的作為。”基于這一策略,徐公俊決定以飼料加工為突破口,業務范圍逐步向外延伸,實現多種經營。于是,他積極同國內知名飼料企業聯系洽談協作事宜,實現資源共享。在他的積極努力下,公司于2006年同北京北農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投資1.9億元籌建年產20萬噸的飼料廠。該項目2007年被周口市政府列為“雙十五”重點工程,200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00萬元,現已建成投產。項目的投產,每年可消化飼料原料18萬噸,飼養商品豬超過60萬頭。徐公俊因此獲得了周口市2007年度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三)
因為有“緣”,所以要謀事;因為有“緣”,所以要付出;因為有“緣”,所以要回報;因為有“緣”,所以要雙贏。
所以,徐公俊說,作為畜牧養殖業的龍頭企業,如果龍頭帶動作用發揮得當,就能帶動糧食收購、運輸、通訊及市場經濟發展,實現糧食就地轉化增值、農民增收,為農村散養戶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促進畜牧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企業發展,回報社會,致富鄉鄰”,是徐公俊的經營宗旨。為了充分發揮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實現我市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使大多數農民致富,徐公俊以市畜牧局為依托,市豬業協會為紐帶,中食富民公司牧業有限公司為主體,組織成立了市域生豬養殖聯合體。通過聯合體,成員單位之間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作發展、互利共贏。
在聯合體運轉過程中,徐公俊成功地探索出“四提供一回收”的發展模式,即以“基地+農戶”的形式,采取統一提供仔豬、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獸藥、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產品的模式對農村養殖戶進行合作與管理。
在徐公俊的帶領下,公司為聯合體成員單位常年提供種豬、飼料、疫病診治、化驗檢測、信息咨詢、技術服務。以低于市價10%的價格為聯合體養殖戶提供種豬,以每噸返利50元的價格提供飼料,按公司購進價提供藥品、疫苗,常年免費提供技術服務,以每公斤高于市價0.2元的價格回收商品豬。為此,該公司每年多支出500多萬元,使聯合體養殖戶實現了安全健康生產,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生豬產量,降低了發病和豬只死亡率,聯合體養殖戶實現增收近億元。
“由于農民不需要大的資金投入就實現了生豬生產,承擔的是零風險,合作積極性特別高。”徐公俊說,目前,聯合體成員單位中,萬頭規模企業已發展到8個,小型養殖場(戶)1538家。2007年,該公司及聯合體成員單位出欄商品豬67萬多頭,約占全市年出欄量的10%。實現了農民、企業雙贏的初衷。
這種“捆綁式”的帶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公司被評為省級龍頭企業,周口市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周口市養豬業協會會長單位。
如何更好地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使更多農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徐公俊勝券在握。就是立足畜牧養殖,千方百計在延伸產業鏈條上做文章。
徐公俊說,在今后5年里,要力爭把公司發展成為集商品豬生產銷售、種豬繁育、飼料原料儲備、飼料加工、屠宰加工、國家活體儲備、供港、訂單農業、有機肥生產、生物發電等于一體的大型養殖企業,最終實現上市的目標。
具體就是,在養殖方面,徐公俊計劃今年內擴建一個萬頭種豬場,2009年,新建一個4萬頭規模商品豬場,到2012年,公司實現年出欄商品豬30萬頭,種豬2萬頭。他還將充分利用周口市養豬協會會長單位這個平臺,繼續加強和完善養殖聯合體建設,激發農戶的養殖熱情,帶動農民拓寬經營道路,使聯合體內部商品豬年出欄量達到100萬頭。飼料方面,他將充分利用現有生產設備,實現滿負荷生產,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發新型飼料配方,實現高品質、低成本、快增長、早出欄,在現有20萬噸產量的基礎上,2010年之前再建一個玉米、大豆膨化廠,以保證飼料加工輔料的需求和品質要求,降低生產成本。屠宰加工方面,他將在今后5年內建設一座年屠宰加工能力50萬頭商品豬的屠宰冷藏加工廠,實現飼養、屠宰、冷藏、加工一體化。種業發展方面,他將在全市10個縣市區,建立購銷網站,業務范圍涉及飼料銷售、種豬、商品豬交易,獸藥、糧種銷售和糧食購銷,屆時,公司年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利稅1.5億元。綠色訂單農業上,他將在現有基礎上與廣大農戶連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利用養殖中產生的廢棄物,發展綠色種植業。商品豬供港方面,目前該公司已與香港農業專區建立聯系,計劃共同出資在本地建立養殖基地,商品豬返銷香港,減少中間銷售環節,實現利潤最大化。
立足周口實際,發展畜牧養殖業不失為增加農民增收的一條捷徑。也正因如此,市委、市政府把今年作為畜牧建設推動年,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有了黨委、政府的扶持,徐公俊更加堅定信念,只有不斷拼搏才會有不停進取,才能帶領更多的養殖戶奔向小康路。
(四)
因為有“緣”,所以要有責任感;因為有“緣”,所以要有壓力感;因為有“緣”,所以要有緊迫感;因為有“緣”,所以更要挑重擔。
所以,徐公俊說,周口中食富民牧業有限公司是植根于農村發展起來的,借助于農業成長起來的,依托于農民壯大起來的,理應擔負起服務社會的重任。
養殖污染是企業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問題,企業要最大可能地消除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當地人民的生活環境,保證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針對這一問題,徐公俊自2004年開始投入大批資金開展污水治理,進行沼氣、有機肥生產建設,在治理污染的同時,變廢為寶,發展循環經濟。他為了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在不影響公司生產管理的同時,抽時間、擠時間協調各級發改委、環保局、能源辦、財政局等單位的關系,說破嘴、跑細腿,不辭勞苦,千方百計爭取項目資金。
近幾年,公司共上報項目14個,已獲批7個,爭取項目資金1520萬元,公司配套資金2394萬元,先后進行3個場的污水治理工程建設,沼氣、有機肥生產建設,圈舍改擴建工程建設等。并通過市縣環保部門驗收,實現達標排放,凈化了生產環境,保護了周邊群眾的身心健康,融洽了場群關系,為廣大養殖戶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企業的快速發展為企業參與社會建設做貢獻提供了先決條件。幾年來,公司共為社會提供種豬4萬多頭,商品豬60多萬頭,收購加工飼料原料21億多公斤,實現糧食轉化增值2.05億多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750多個,安置下崗、農民工1300多人次,培訓養殖人員14800多人次;加快了我市養殖業發展,實現了飼料原料加工、糧食轉化增值;帶動了散養戶規模發展,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安置了下崗工人和貧困農民,解決了一部分人生活困難,對穩定社會秩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徐公俊的帶領下,公司積極支持“光彩事業”,履行社會責任,以慈善之心回報社會。幾年來,公司及徐公俊本人共參與公益事業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94.3萬元,涉及周口、商水、項城、淮陽等縣市的教育、環保、公共設施和產業幫扶,幫扶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大學生、農民養殖戶等。
顯著的成績印證著他奮斗的足跡,成功的光環閃耀著他人格的魅力。徐公俊通過不懈努力和忘我工作精神,為我市畜牧養殖、飼料生產和糧食企業轉軌變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多次被評為周口市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2001年至2006年先后兩次被評為全省糧食系統勞動模范,并先后獲得“河南省糧油企業家”、“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第三屆中國糧油優秀創業企業家”等稱號。2007年,徐公俊當選為周口市第二屆人大代表、周口市工商聯副主席,并光榮地當選為河南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