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綜述
梁海濤
市二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團組織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各級共青團組織大力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以“打造讓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干部隊伍”為目標,始終堅持“緊跟黨走不動搖、服務中心不含糊、育人根本不放松”的工作理念,致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育人型、高效型、創新型團組織,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圍繞大局,銳意創新,扎實工作,奮發有為,積極投身于我市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偉大征程,在建設繁榮富裕、文明開放、穩定和諧新周口的火熱實踐中奉獻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事業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是黨賦予共青團組織的根本職責,也是共青團組織不斷鞏固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神圣使命。全市各級團組織把教育青少年作為團的工作的首要任務,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團,構筑廣大團員青年的精神支柱,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一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并以國慶節、建黨節等重大節日為契機,以召開座談會、舉辦青年干部理論培訓班和舉行十七大精神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車間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學習十七大精神、永遠跟黨走”等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爭創文明城,青春促和諧”、“真情涌動,心系災區”等緊扣時代主題、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提升了廣大青少年的政治覺悟、科學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大力宣傳洪戰輝、李飛、徐軍、王付威等典型人物的無私奉獻、愛崗敬業、舍己為人、笑對人生、不畏艱難的感人事跡,創造性地舉辦了周口青年英模群體現象論壇,受到了中國著名青年教育專家陸士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長梁綠琦、河南省文學院院長孫廣舉的高度評價,并被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人民網、中國共青團網、河南電視臺、《大河報》、《河南青年導報》等媒體進行深入報道。同時,周口共青團還出版了深受社會各界和廣大青年歡迎的《黨建帶團建的實踐與探索——解讀周口青年英模群體現象》一書,弘揚了新風正氣,展示了青年風采,提高了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樹立了周口良好的對外開放形象,得到了團中央、團省委、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 二、緊貼黨政工作中心,共青團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進一步發揮。全市各級團組織始終秉承“有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堅持服務黨政工作大局不動搖,在加快我市“三大轉變”和推進“兩大建設”中奮發有為、銳意進取,充分發揮出了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他們在農村,穩步推進“青春建功新農村”活動,開展創建“共青科技示范村”、創建“共青生態文明村”等活動,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社,實施“十萬青年打工工程”和青年農民技能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其生產技能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極大地增強了廣大農村青年勤勞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促進了我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變;在城市,以舉行“我做城市美容師”主題活動為統攬,通過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交通安全示范崗”、“不文明行為監督崗”、“向交警贈送晴雨篷”、“為市植物園公開征名”、“張貼文明標語”、“清理非法張貼物”、“植綠護綠認養綠地”等活動,教育引導市民樹立文明意識,弘揚文明新風,有效地服務和推動我市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他們在企業,組織廣大青工廣泛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創新創效,節能減排”、“青工技能大賽”等崗位競賽活動,培養廣大青年愛崗敬業、崗位奉獻的意識,提高與現代工業相適應的生產技術,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了我市由工業弱市向工業強市的轉變。他們在學校,扎實開展“愛國主義讀書計劃”、“雛鷹爭章”、“法制教育進校園”等活動,通過開展“三理教育”、“科普教育”、“遠離毒品”、“戒除網癮”等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富有創造性的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抗震救災的緊要關頭,周口團組織率先在全市發起“真情涌動,情系災區”獻愛心捐助活動,廣大青年積極響應,踴躍參與,短短1個月的時間,就義務獻血8.5萬毫升,累計捐款達62.5萬元,位居省轄市團委第三位,并召開了“四川籍在周青年愛心座談會”,發放愛心救濟款2萬元,讓四川籍在周青年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同時,周口共青團還籌集愛心捐款50萬元在江油市大堰鄉援建周口共青友誼路,以實際行動支援了四川災區建設,與四川災區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市委書記毛超峰在視察周口援建災區項目時,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展示了周口團組織和廣大青年在艱難險阻面前胸懷大愛,不畏困苦,敢打硬仗,敢打勝仗的良好形象,周口青年工作充滿了旺盛的活力。
三、突出先進文化引導,周口青年時代風貌進一步展示。各級團組織以道德實踐活動為抓手,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圍。2008年初,團組織舉行了“河南青年文化行動·淮陽行”活動,展示了周口深厚的文化積淀,叫響了周口文化品牌,擴大了周口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對外影響,促進了我市由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產業強市的轉變。爭創“青年文明號”工作蓬勃開展,全市新增國家級青年文明號3個,省級青年文明號16個,市級青年文明號65個,樹立了親民、愛民、便民的窗口形象。“十大杰出創業青年”、“周口市就業創業實踐基地”評選表彰活動深入開展,在周口吹響了全面創業的號角。2008年1月成立了第一屆周口市青年聯合會,開展了青聯委員看江蘇、青年文明號號長素質拓展訓練等適合青年特點的青年文化活動,展現了周口青年良好的青春風采。希望工程工作成績顯著,截至目前,我市團組織爭取希望小學援建項目4所,援建資金達200萬元,援建希望小學的數量和資金總額均居全省第一位。在今年的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中,全市團組織共募集資金59.9萬元,資助貧困學子110名,是希望工程在我市實施13年來募集資金數額最大、救助貧困生人數最多、社會參與最廣泛的一次活動,有效地服務了社會和諧和文化繁榮。
四、堅持以青年為本,青少年成長成才環境進一步優化。各級團組織立足青少年權益保護需要,積極開展“青春與守法同行”活動,大力實施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計劃,切實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十大杰出青年聯誼會”、“青年文明號號長聯誼會”的持續開展為青少年學習交流、成長成才提供了有效服務。立足周口勞務輸出大市的實際情況,在全省團組織中第一家啟動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青春行動”,動員全市各級團組織積極創建留守兒童“親情港灣”,在全國團組織中率先探索啟動了利用互聯網視頻的“共青視窗·親情傳遞”工程,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河南電視臺、《河南日報》、《大河報》等新聞媒體給予了廣泛報道。通過評選自強自立好少年、十佳少先隊員,實施留守兒童心理援助,開展留守兒童家庭“三夏”幫扶,聯合周口人民廣播電臺開設“離開父母不離愛”專欄,連續兩年成功舉辦留守兒童北京紅色夏令營活動,組織城鄉少年結成手拉手幫扶對子親近北京、觸摸奧運、走進央視,與少兒節目著名主持人鞠萍、董浩零距離接觸,參加“成長在線”節目錄制,掀起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高潮。
五、秉持改革創新精神,團組織自身建設進一步鞏固。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和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始終緊跟黨建發展步伐,積極投身“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開放開明”主題教育活動,廣大團干部牢固樹立學習意識、大局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大力實施作風帶團戰略,建立青年志愿者跟班學習機制、基層團干部交流機制、機關干部聯系點機制,使團干部奮發有為、朝氣蓬勃的優良作風得到充分體現;建立健全了網絡動員機制,成立了涵蓋團干部、青聯委員、青年文明號集體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青年典型等五大類別青年群體的手機短信群和QQ群,創建了短信發送平臺,拓展了團屬網絡內涵,擴大了組織覆蓋面,使共青團組織教育青年、吸引青年、服務青年的能力顯著增強。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團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級團組織的積極配合下,在全市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參與下,周口共青團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得到了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團市委先后被表彰為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業行動優秀組織單位,省文明辦未成年人“三理”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團省委、省少工委少先隊工作先進單位,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市委全市黨委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并榮獲團省委、省希望辦希望工程優秀組織獎,團省委、省少工委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少先隊工作創新獎,市政府無償獻血組織特別獎。
市委青年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全市各級團組織必將按照市委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團結帶領全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勤奮學習,扎實工作,頑強拼搏,在建設繁榮富裕、文明開放、穩定和諧的新周口進程中,創造出無愧于崗位、無愧于使命、無愧于時代的嶄新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