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爾鯨吞白電市場 合肥三洋疲于自保
(記者劉新宇)“每次都扯上我”,合肥三洋(600983)董事長金友華這樣抱怨,盡管海爾收購三洋白電業務沒有涉及合肥三洋,但這家上市公司仍被輿論聚焦。
本報上周五披露,三洋電機集團內的9家(日本3家,海外6家)三洋電機持有的股份將向海爾進行轉讓。上述消息披露后,關于合肥三洋何去何從的傳言甚囂塵上,合肥三洋已于上周末作出公告澄清:海爾收購主要集中在日本及東南亞四國,不涉及中國大陸的合肥三洋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海爾鯨吞三洋白電暫不涉及合肥三洋的大部分業務,但也并不是沒有直接影響。在合肥三洋的海外業務中,其過去3年向三洋電機及其下屬子公司銷售商品合計分別為14153.27萬元、3527.72萬元、2732.07萬元,占合肥三洋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64%、1.74%、2.56%,這部分業務在三洋電機在日本本土及東南亞業務的整合中,極有可能會因為海爾的介入而受到沖擊。
合肥三洋戰略“自保”
事實上,2010年松下并購三洋后,對三洋品牌松下是遺棄、租賃、冷凍?都懸而未決。從這次松下拋出的整合方案來看,在中國市場表現較好的合肥三洋得到了保護。
但分析也普遍認為,這次收購會給合肥三洋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記者掌握的情況來看,合肥三洋已經開始培育新品牌帝度和怡尚。有業內人士分析,合肥三洋這種“自保”之舉正是考慮到三洋品牌在中國的去留未解決,從而通過新品牌培育防止三洋品牌被取締。
白電格局深度變革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這個收購實際已經改變了全球白電產業結構,海爾已成為冰箱、洗衣機等白電業務的全球領頭羊,從流通到配套整個供應鏈的關鍵以及優質資源朝海爾集中,因此海爾白電會對全球其他品牌的白電產生沖擊,當然也包括合肥三洋。
羅清啟預測認為,全球高通脹將長期持續,沒有全球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歐洲、日本、北美三個高成本區內的傳統白電品牌已難以控制成本,會有更多的三個高成本區內的企業出售自己的白電業務。
那合肥三洋究竟該何去何從?從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大股東為合肥國資委旗下的國有資產控股公司,持股比例為33.57%,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等三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重為29.51%。
業內有專家猜測,早在上世紀90年代合肥市政府就提出對家電產業執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共同發展”的思路,合肥市政府退出具體的家電業務經營也是順理成章,在松下集團急于將與自身白電業務有重疊的三洋白電“變賣套現”經營策略影響下,合肥三洋兩大股東變換是存在可能性的,比較好的出路就是賣給海爾集團,這符合大股東合肥市國資委和二股東三洋電機雙方的利益訴求。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