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思買欲收復失地:回歸計劃和時間尚在商討
這不是一個首鼠兩端的決定,百思買鐵了心要“收復失地”。
文|CBN記者 商勤碩
距離關閉中國所有門店僅5個月,百思買便殺了個回馬槍,決定重新以自己的品牌在上海開設兩家新店,并輔以電子商城,收復失地。
“此次回歸是兌現之前的承諾。”五星電器副總裁景星告訴《第一財經周刊》。早在2月份宣布關店時,百思買亞太區總裁唐思杰(Kal Patel)就謹慎地強調了回歸的可能,他列舉了諸如3C專門店、網購的線下展示平臺,以及手機賣場等新模式。“百思買的模式即使是在10年后也太超前了,其盈利仍會低于市場平均水平。”他說。一直被奉為殺手锏的“買斷式經營、體驗式銷售”在中國反而成了桎梏,這讓百思買成為“不合時宜”的典型。
實際上,百思買的離開只是權宜之計。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百思買在美國本土頹勢漸露,面對沃爾瑪和亞馬遜的價格圍剿,百思買猶如困獸。在全美第二大電器連鎖店電路城倒閉以后,百思買2010年11月底發布的季報顯示,百思買門店銷售額同比下跌5%。這讓2011年3月份發布的年報顯得尤為關鍵,它將決定整個新財年投資者對百思買的價值判斷。
僅僅犧牲中國的9家店,土耳其的2家店,百思買顯然還能重新來過。但如果被投資人理解為兩個區域市場的持續虧損,就得不償失了。百思買一夜之間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由此公司年報終于好看了點:全球的營業收入達503億美元,同比增長1%。國際市場在調整后營業利潤同比增加33%,中國區五星電器變身成長明星,可比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8.3%。
除了包裝財報之外,百思買也的確想通過“革命”手段來改造中國模式。讓廠家派駐促銷員、按照品牌來分割展示區、拉長帳期……實際上,百思買花了整整5年時間來調整經營模式,但收效甚微。在普通消費者的眼中,百思買物美價不廉的形象已經成形。
“此前百思買的3C產品幾乎是唯一利潤源。”一位前百思買的高管告訴《第一財經周刊》,“但你很難在原店和原團隊的基礎上大幅調整產品線。”在百思買關店以后,上海1500人的團隊除了極少數加盟遠在南京的五星,其他人(包括總監級別的高管)均選擇離開。
百思買亞太區戰略總監于晟秋近日表示,回歸計劃和時間均在商討之中。即便如于晟秋所愿,公司的新型門店可以順利站穩腳跟,但現實也不容他們喘息:國美和蘇寧的模式被事實證明是有效的,且它們今年的目標是將店面增至1700家和1800家。“新店可能不會是之前拼規模的零售業態,可能更小,更注重對電子商務的支持。”上述百思買前高管表示。
百思買費盡心思地回來了,但顯然它所面臨的環境和問題沒有絲毫變化,百思買下一季度的財務報表還會好看嗎?
百思買在華大事記
入股五星 2006年6月,百思買以1.8億美元收購江蘇五星電器75%股權,其時五星電器位列中國電器連鎖企業第四。
首店開啟 2006年12月,百思買首店現身上海徐家匯,兩年后,百思買稱該店營收排入百思買全球3000多家店的前15名。
走馬換帥 2007年4月起,原總經理呂維民退居幕后,楊德銘擔任百思買亞太區總裁,但公司仍未實現預期的快速發展;2010年3月,百思買亞洲區又迎來了新總裁唐思杰,他對百思買中國的發展“很不滿意”。
二店難產 2008年10月,百思買第二店在上海艱難落地,此時距其首店開啟已有22個月。
收購股權 2009年2月,百思買斥資1.85億美元吞下五星電器所余的25%股份,全資控股五星電器。
四年出滬 2010年,百思買走出上海,先后在蘇州和杭州開店,這是它在北京試驗店后首次走出中國總部所在地。
敗退中國 2011年2月22日,百思買宣布暫時停止“百思買”品牌的運作,其亞太區總裁唐思杰在被問及從中國學到了什么的時候,落寞地連說“價格、價格、價格”。
這5個月里發生了什么?
瘋搶客源
盡管百思買制定了翔實的維修理賠計劃,但仍擋不住對手的蠶食。
萬得城總裁稱,只要是百思買的顧客,保修期內產品憑發票和憑證可以免費享受萬得城的更換和保修服務。
蘇寧和國美也當仁不讓地針對百思買大打促銷牌。
分食物業
今年6月18日,國美電器接盤的原百思買上海莘莊店開業;
而不久前,蘇寧又拿下原百思買上海聯洋廣場店。
至此,蘇寧已拿下百思買原來位于上海、杭州的3處物業。
高層動蕩
6月13日,百思買國際部首席財務官戴維(Dave Deno)接替唐思杰出任百思買亞太區總裁。
唐思杰于2003年加入百思買擔任戰略執行副總裁,力主進入中國市場。
2010年3月唐思杰被任命為亞太區總裁,是關閉中國和土耳其門店的直接決策者。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