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記者 劉莉
家電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上周全部出爐,白電和黑電巨頭業績一如既往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白電收入增長最快,達46%,黑電收入增速最慢,僅為12%。而利潤方面差別更大,格力22.08億元、美的19.69億元,反觀康佳出現虧損,創維、長虹、TCL也是差強人意。白電和黑電的盈利反差更迸發了黑電巨頭向白電加速進發的決心,盡管這條路并不好走。
“錢景”誘人加速漂白
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彩電企業紛紛加大對白電產業的攻城略地,尤其是今年3月創維在南京的白電生產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產更被看作是標志性事件,它標志著國內六大彩電巨頭全部正式加入白電戰團。TCL今年5月則投資1.5億元繼續擴建在武漢的白電基地,擴大空調和冰洗產能;去年底專門成立了白電事業部的康佳,今年又投資10億元在安徽滁州興建新的白電工業園。
不僅如此,白電產業更是被黑電巨頭們確立為支柱性產業,放在戰略高地的層面。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電是創維繼電視產品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戰略崛起。康佳、長虹則欲將白電打造成集團的第二支柱產業,而TCL產業架構幾經調整后,白電也成長為集團四大產業之一。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黑電巨頭布局白電實乃利潤驅使。眾所周知,國內黑電產業技術更新快,利潤卻薄如紙片,在任何一次技術升級的關鍵節點,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對手“彎道超車”,因此經常深陷“價格戰”怪圈。相比之下,白電產品價格兩位數的利潤率,讓黑電企業羨慕不已,白電產品技術穩定,核心工藝較為簡單,利潤空間很大,價格市場還經常“漲聲”四起。
黑白互補多元發展需要
黑電巨頭紛紛涉足白電,除了兩者之間天壤之別的盈利表象外,還有深層次的產業原因。家電業觀察人士羅清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黑電產品產業鏈上游關鍵部件和技術都掌握在外資手中,成本上升壓力大。而國內白電品牌產業鏈相對完備,產業鏈上游資源共享,在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方面能力較強,適合大資金規模化運作,且相對穩定。“產業結構被控制是黑電行業最大的風險,需要從被動的產業結構中跳出來”,于是黑電企業看中了白電這一新戰場。
另外,集團規模化趨勢也進一步促使黑電企業涉足白電業發展。創維集團品牌總監李從想就此對記者坦陳,“單做彩電肯定有天花板”,創維立下“5年500億”的目標,需要進行多產業布局。基于同樣的原因,TCL、康佳、長虹等黑電巨頭都將白電升級為集團支柱性產業之一。事實上,我國白電產業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巨大——去年中國制造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已占全球需求比重達85%、45%與30%,但是中國承接全球家電轉移的趨勢仍不會改變。
觀察
餡餅?是陷阱!
黑電巨頭發力白電之路并不好走。以四川長虹為例,上半年公司電視產品的利潤率達到18.38%;冰箱、空調等白色家電的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兩成多,但凈利潤卻下降了4.28%。TCL集團的半年報顯示,由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構成的白電業務收入大漲92.26%,但由于產品成本上漲近九成,凈利增加并不明顯。
對此,羅清啟認為黑電企業向白電“轉身”僅僅是表面,背后缺乏扎實的工業、技術和品牌基礎。劉步塵則表示,“只要黑電企業做白電,我一個都不看好!”,他認為美的、格力、海爾等都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其他企業很難再獲得機會。“白電這條道看似餡餅,實際埋伏著陷阱。如今家電業已到了集團軍作戰的境地,要應對業已成熟和強大的競爭對手將攤上高成本,弄不好,新的沒做好,舊的被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