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工學生走29省市發放超萬份問卷調研大學生就業問題
大學生找工作有多難?為什么這么難?帶著這個問題,華南理工大學學子利用假期,走到29個省、市、自治區,發放了超過10000份調查問卷,共同完成了一份16萬字的調查報告。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總決賽上,華工學子的《轉型期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基于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分析》獲得全國特等獎。
跳槽頻繁企業受不了
華工學子通過調研發現,學生、學校對就業的認識與用人單位、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存在錯位現象。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更注重自己的領導能力和實踐能力,而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責任意識、敬業精神等。受訪學生中,有七成人工作5年內至少跳槽兩次,很多企業表示“不能忍”。
談到責任意識、敬業精神,“跳槽”現象是一個集中的體驗。華工學子在走訪一個中小型企業時,有位企業高層頗為生氣地說:“我們再也不招大學生了!”細問之下才知道,招來的大學生平均一兩年就要跳槽,往往是剛剛在企業完成培訓,到了“上手”的時候就走,企業相當于“為他人作嫁衣裳”。在調研結果中,畢業5年以內的大學生跳槽兩次及以上的竟然超過70%!
調查發現,目前在就業市場上最為“吃香”的還是技術類專業。而本科畢業生的主要雇主為民營個體企業、制造業、電信服務業和建筑業。但調查顯示,只有約一成的畢業生表示愿意去民營企業工作。顯然,畢業生的就業期待需要調整。
職業生涯規劃越早越好
對大學生來說,就業指導也非常重要。“很多高校將就業指導課程和活動放在大四,甚至臨近畢業前,但這時候往往已經晚了。”鐘滔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課程、講座和活動應該越早開展越好,甚至從大一入校做起。他談到,很多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主要工作是發布就業信息,但同學們實際最需要的卻是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以及個性化的咨詢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畢業生中,女性的收入總體低于男性。在受訪者中,月收入高于5000元男性畢業生占到受訪男畢業生的15%,而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女畢業生占女畢業生群體的不到10%。
從學歷來看,研究生中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最多,大多數本科生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間,而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間的主要為專科生。調查顯示,在外企工作的畢業生的工資普遍較高,高于其他性質的單位。(記者黃茜 通訊員 周玉、劉慧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