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皇帝”跨界押注新能源,找死OR新生?
南都漫畫:陳婷
就在全球光伏市場陷入低谷之際,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卻宣布投資千億人民幣進軍光伏產業。郭臺銘的這一舉措,讓整個業界一片愕然。
如今,光伏產業哀鴻遍野,多晶硅和光伏組件的價格已經低于很多企業的生產成本,連無錫尚德、江西賽維這樣的龍頭企業都傳出了破產傳聞,無錫尚德、賽維LDK、晶科能源與晶澳太陽能等,今年來的股價一路急轉直下。郭臺銘此時逆市而上進軍光伏業,是找死還是會讓富士康獲得新生?
光伏“大躍進”
郭臺銘旗下的鴻海和富士康,是代工領域的王者。然而,代工行業不到5%的利潤率,無名無分為他人做嫁衣,一直是“代工皇帝”郭臺銘多年來心中的隱痛。富士康的生產基地在中國,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大幅攀升,富士康的利率進一步逼近極限,為了應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郭臺銘表示,未來三年時間,將以100萬機器人代替工人。
與此同時,郭臺銘還在為富士康尋找新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新能源。
9月16,郭臺銘剛剛完成山西大同新能源項目的揭牌;9月17日,郭臺銘又現身江蘇鹽城阜寧縣,出席富士康在當地的光伏基地項目簽約儀式。根據規劃,這兩個項目的總投資高達1000億人民幣(其中山西項目投入900億,江蘇項目投入100億),最終兩大基地的規模為:多晶硅產能10萬噸、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達到10G W。
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德國Wacker公司的產量為3.05萬噸。在經過2011年的擴產之后,今年全球多晶硅產量有望達到23.9萬噸。到2012年,中國保利協鑫的多晶硅產能將達6.5萬噸,從而登上第一的寶座。2010年,中國國內的多晶硅產能超過8萬噸,實際產量為4.4萬噸,而市場需求量接近9萬噸,中國去年進口了4萬多噸的多晶硅。
也就是說,富士康的10萬噸多晶硅的產能如果能在2014~2015年前后投產,無疑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之一,并占到屆時中國多晶硅產能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還有很多資金涌入多晶硅項目,中國市場情報中心預計,2014年中國多晶硅產能或達29萬噸左右)。
從光伏組件來看,中國2010年的產能為15GW左右,今年中國光伏組件企業產能達30GW,尚德、英利綠色能源、賽維LDK和天合光能等四家的產能就達9GW,而全球今年裝機量只有20GW左右。以富士康10GW的產能計算,也將成為全球第一。
外界評論認為,郭臺銘的光伏大躍進風險巨大,但從未涉足過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郭臺銘卻稱,光伏業的技術還不很成熟,“需要富士康這樣具有強大設計能力的公司來做產業整合”,“富士康目前有最佳的方向和時機”。
自主品牌夢
郭臺銘選擇在行業最低谷的時候進軍光伏業,并非一時沖動的拍腦袋決定。這次高調宣布投入千億進入光伏業,郭臺銘給富士康找了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那就是中國最大、也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三的多晶硅生產商———香港協鑫集團。據了解,到2012年,協鑫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保利協鑫的多晶硅產能將達6.5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
有消息稱,此前也與英利談過,但富士康要建自主品牌,英利不同意,談判無疾而終。
據保利協鑫的半年報顯示,其多晶硅生產成本為27美元/公斤左右。隨著其規模的進一步擴充,到2012年,保利協鑫的多晶硅生產成本有望達到20美元/公斤。與保利協鑫合作生產多晶硅,對于富士康來說,無疑能在生產成本上做到最大的節省。
“富士康的成本控制能力首屈一指,再加上引入保利協鑫的生產技術,配合規模化生產,富士康的多晶硅生產成本應該能控制在20美元/公斤以下。即使到時候多晶硅價格跌到30美元/公斤,富士康依然能夠獲得遠高于代工業的利潤。這應該是富士康敢于進入這個行業的原因所在。”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張亮指出。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光伏業巨大的發展前景。從國內來看,據國家能源局公開信息顯示,我國“十二五”光伏裝機量將從原來的5GW上調為10GW,2020年的光伏裝機量則有可能上調至50GW;從全球范圍來看,中金證券分析師張帥指出,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未來三到五年,在歐美部分市場,太陽能發電成本將低于火電,太陽能將迎來新的一輪高速成長。“我們判斷三到五年的周期內,全球多晶硅的需求將增加到100萬噸的級別,是現在的十倍左右。”
如果這一判斷成真,多晶硅的價格不排除有大幅上漲的可能,這或許成為富士康新生的機會所在。正是看好光伏業的巨大潛力,仍然有眾多企業繼續投資多晶硅。10月18日,中電投1.2萬噸多晶硅項目在內蒙古開工建設,將于2014年投產。
不過,也有聲音懷疑,保利協鑫能否向富士康亮家底,將技術毫無保留地交給富士康。“畢竟富士康的殺入,將會對保利協鑫構成巨大的競爭。誰會愿意給自己樹立富士康這樣的競爭對手?”樂山一家光伏企業的高管在接受南都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
南都記者高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