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近日有教授為大學生開具了“養豬”就業的“處方”,理由是“什么東西貴就干什么,超市豬肉貴可以去養豬!”此言甫出,立刻引發社會的廣泛質疑。 應該說,鼓勵大學生返鄉養豬的確符合“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不失為就業的一種現實途徑。拋開大學生養豬是不是用非所學、大材小用不講,但就支撐其“養豬論”的“什么貴干什么”的擇業思維,不過是一種急功近利且有悖市場發展規律的投機心態。 “物以稀為貴”的確是恒久不變的市場價值規律,“什么東西貴就干什么”可以填補市場的空白,但請不要忘記,事物發展還有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的一面,市場經濟具有巨大的競爭性和波動性。近年來發生的農副產品價格“過山車”現象和諸多“賣難”教訓警示我們,今天的看好行情絕非未來的發展預期。此時因豬肉價格高而催生的“養豬熱”,有可能因彼時的存欄過剩而產生“賣豬難”。今年大白菜價格比去年大幅回落的現實就是明顯的例證。無數事實表明,“什么貴干什么”的擇業思維,極易導致盲目跟風的一哄而上,而“一窩蜂”大干快上的結果往往是勞民傷財。 就人們的飲食習慣而言,盡管豬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路菜”,但市場的需求卻是剛性的,總有相對的飽和度。在農村,“販豬羊快、販羊豬快”的“慢半拍”現象,“扒了羊圈蓋豬窩、拆了豬窩建雞舍”的輪回折騰,并不鮮見。而坊間生意人“有利無利常在行”的說法不無道理。拿養豬來說,規模養殖同樣需要巨額投資,同樣存在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而且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特別是要確保防疫過關。因此,更應該提醒大學生的是,投資非兒戲,創業須三思。 人們關注大學生就業的心情可以理解,專家支招就業的良苦用心應當體諒。但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主創業,都必須從自身的能力和興趣出發,分析經濟形勢不能只看時下“行情”,而應當著眼長遠發展趨勢,實事求是,瞻前顧后。套用一句時髦的廣告詞,大學生就業也應當“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理性擇業的關鍵在于對個人的素質、能力和志趣客觀評估。其實,“什么貴干什么”猶如抬頭看云報天氣一樣,無須專家指點迷津,如果就業如此簡單,大學生選擇職業何須東奔西走?商場超市處處都有……(張玉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