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于瑩潔 寒假已經開始了,對于孩子們來說,假期既需要為自己充電,多學點知識,也需要真正地全身心放松。因此,家長在關注孩子假期學習的同時,一定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這個寒假里,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按摩師”。 家長要學會看穿孩子的“心事” 由于學習壓力大、父母要求過嚴等多方面因素,一些孩子可能會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果這些心理障礙不排除,那么日積月累,就可能發展成為嚴重的心理疾病,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就此,記者特別采訪了本報心理教育專家矯穎,矯穎老師說,其實假期是平時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孩子的最佳干預、調整時機。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帶其前往醫院求助心理醫生。 那么,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都會有哪些表現呢? 1.易緊張、煩惱、焦慮,不敢與人交往,膽小害怕、怯懦,內心總有不安全感。 2.敏感多疑、過分克制、思慮過多、優柔寡斷、注重細節、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具有強迫癥傾向。 3.有的孩子有緊張、焦慮等情緒,告訴家長或醫生的卻是頭疼、失眠、胃不舒服、沒勁兒等軀體化癥狀。 4.還有的孩子心理問題比較隱性,不易發現,具體表現為:該做的事拖著不做,遇到問題總是拖延,有的甚至去喝酒,把問題拋到意識之外不去解決。 5.一遇到解決不了的挫折和問題就發泄,用砸東西、攻擊等暴力行為發泄。 6.逃避現實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覺,晚上通宵上網;厭學,整天在大街上溜達或離家出走等;內向不說話,悲觀甚至有自殺想法和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表現并且較為嚴重的話,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有必要的話要去看心理醫生。 幾點建議助孩子心理健康 除了上述心理問題外,現在孩子們的假期也越來越缺少活力。假期作業一堆,假期補課一堂又一堂,剩下的時間就是悶在家里看看電視,上上網。那么,如何讓孩子們的心靈在假期真正得到放松呢?矯穎老師給出了幾點建議: 建議一:過一個簡單的假期 假期里,給小學生“一副球拍、一套積木和一個小時”,讓他們像在幼兒園時一樣過簡單的寒假;給初中生“一種樂器、一本日記和一個上午”,主要培養好的習慣,過輕松的寒假;給高中生“一個人、一個培訓班和一本好書”,做點兒初中沒做的事。總之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再“變小幾歲”,從題海和參考書中走出,踏踏實實看一本喜歡的閑書……看似浪費了時間,但智慧和力量只有在這時候才能夠閃現。 建議二:帶著孩子去旅游 旅游是孩子增加知識、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假期出游,既可以放松心靈,又能使孩子增長見識。在家長的帶領下,孩子可以在旅游途中充分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名山大川的秀美。在身心得到愉悅的同時,與家長一起感受自然的博大。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在出游之后寫一些游記、日記、作文等。 建議三:特長學習挖掘潛能 也可以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門特長來學習。特長學習有兩種:一是從長遠考慮,學習一種樂器或是舞蹈、美術等,如果發現自己有潛能,可以長久學下去;二是短期培訓,學習一種在一個月內就能大致學會的特長,比如滑冰、游泳等等。 建議四: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體驗生活,是孩子接觸社會、鍛煉自己的最好時機。 小學高年級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就近到社區進行一些服務性活動的嘗試,也可以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到敬老院、孤兒院幫忙。 建議五:家長要學會陪伴 孩子們需要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雖然很多父母沒有假期,但也應在工作之余盡可能多地與孩子交流。矯穎老師說,多數網癮少年的家庭都溝通不暢,家長總是逼迫著孩子學習,既無課外活動,又無朋友間的交往,結果把孩子硬生生逼向了“網絡世界”。所以家長應注意在假期經常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多理解孩子的想法、關注孩子心理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