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進”這個字眼,曾經給多少個求學中的孩子心靈蒙上陰影,又為多少家長增加了苦惱。日前,有專家提出,孩子學習后進的成因復雜,如果家長能正確理解“后進”、找出原因,孩子提高成績并非難事。 成績后進非智力因素占主導 案例中的孫玥就是我們常說的“后進生”典型代表,像她這樣的孩子一個特點就是學習成績落后,不愛學習,但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并不是智力因素引起的,因為他們在學習之外的其他智力活動中都表現正常,甚至于有的表現出平均水平之上的水平。這種情況在一般的后進生身上都表現明顯。專家認為,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上調,不存在智力絕對落后的個案,造成孩子們成績后進的原因中,非智力因素占到絕大比例。 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這些因素雖然不直接對孩子們的成績產生作用,但通過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情緒、習慣,最終影響成績。其中像易成教育、精銳教育常常提到的?“良好的學習動機”,在后進學生身上較為缺乏,他們總是把學習當成不管自己的事,甚至認為成績、名次、名校都是可以通過金錢、關系弄到手,自己學習不僅是被迫的,也是走走形式的。另外,受社會不良習氣影響,有些孩子迷戀上網、打游戲,他們在玩樂中的興趣很濃,能不吃不喝坐在電腦前玩上大半天,而一旦要求讀半小時英語課文,他們就會特別為難,“部分孩子的學習意志力不夠,無法投入其中。”付小平這樣認為。 此外,低年級學生對學習方法掌握不力,將直接影響其升學后的表現。隨著年級上升,對孩子的要求不同,各學科的學習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缺乏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不能有效地應對學習上的問題,就會出現成績落后的現象。在高中階段,要求孩子自主學習的水平越來越高,如果孩子還只是一味地依賴老師,沒有自己的方法,那么當這種依賴關系變得稀松時,孩子就無所適從。 案例: 孫玥已經讀到初二,作為家中的獨苗,得到了六位長輩的疼愛,加上她的性格外向,非常機靈,就連同一個小區的叔叔阿姨們見了,也總是喜歡拿她作為自己孩子的榜樣。就是這樣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一到課堂卻像換了一個人,蔫頭耷腦,不是偷偷看小說就是睡覺,回答問題常常聲如蚊蠅,著實讓老師傷神。因此孫玥的成績成為老大難,不僅作業常常得到老師的紅叉對待,混到初二已經從中等水平變成了幾門功課不及格。 作為商人,孫玥的父母堅信將孩子轉到一個“品牌班”,整體水平偏高的環境將會帶動她的學習勁頭,可結果是一個學期下來,她非但沒有變得更努力,反而開始討厭上學,整天和一幫沉迷網游的同學同進同出。 心理反應理解后進的家長萬歲 在傳統觀念中,后進生被當作壞孩子,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埋怨或家長的訓斥,感到在班級里抬不起頭來,懷疑自己的能力,對學習沒有信心,消極,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這種心理形成后,會影響到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學習、同伴交往、親子關系等。 因為成績后進,同學和不理解的家長容易將其貼上“壞孩子”的標簽,長此以往人們認為后進生喜歡做壞事,即使他們做了一些好事,也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周圍環境的信任缺乏使得孩子將委屈感慢慢轉化成戒備,表現對關愛的不理會與漠視,不輕易地接受別人也不向別人示好,這其實正表明他們需要關愛,需要理解和信任。久而久之,后進孩子的理解與情感需要被忽視了,他們從心底里開始“抱怨”老師和家長的不理解,甚至破罐子破摔,處處和長輩對著干。 各個擊破朋友立場助立信心 從這點上來說,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萬女士提醒家長:要多多理解孩子,發現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多抽出時間來陪同、關愛孩子的成長,不僅有利于他們的成長,也能緩解他們對學習、社會的厭惡情緒。 目前“80后”家長喜歡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事實證明這對于調動孩子們的非智力因素很有用。幫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策略的培養,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這才是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