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情況下,護膚品廠商和媒體都是販賣“夢想”的,給你一個美麗不老的夢想。不過,也有一些卻是販賣“恐怖”的,他們會給出這樣或者那樣的調查告訴你其他護膚品是多么的不安全,對媒體這可以加強自己的權威性,對廠商則可以趁機推銷自己的所謂安全護膚品。
當然,如果他們的確能夠拿出證據證明其他護膚品的安全隱患,對于增加消費者的知情權是大有好處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偷換概念卻裝扮成科學研究報告的“偽科學”,由于不少護膚品消費者對科學研究了解不多,很容易被類似的報告忽悠。
曾有媒體引用英國某生化學家的觀點,認為女性因為護膚,一年會吃下4.6斤的化學品;而在此之前,也有媒體報道女性一生會因為使用口紅吃下好幾公斤的化學成分。聽著的確聳人聽聞,但仔細一算就有問題。諸位數數梳妝臺,你一年真正用掉的護膚品有多少,對于動輒以毫升計算的護膚品,要用掉2.3公斤,如果按照水的比重就是2300毫升上下,這可能嗎?至于口紅也是,按照5克一支口紅來計算,用掉600支總重才3公斤,你這一生有可能用完那么多支嗎?
又比如,美國某組織針對唇膏做過一個調查,認為許多品牌含鉛超標。問題在于,美國監管護膚品的FDA對此并沒有標準,此組織就援引糖果的標準來認定“超標”。想想看吧,小朋友一次吃糖吃個上百克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一支五六克的唇膏卻要用好久,這兩者的標準能混用嗎!
類似的新聞和報告,時不時就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若是把這些報告當真,那可就真真要膽戰心驚,再也不敢用護膚品了。的確,護膚品的副作用已經成為整個產業的前沿話題,更安全的護膚品也成為許多高端護膚品的賣點所在。但是,嚴謹的研究和前文所述的那些“偽科學”卻是兩回事。(張翼軫)
的確,對于并未受過科學訓練的普通消費者,要分辨真假不是太容易。但有三點原則可以參考:1.用常識做做簡單算術,類似口紅的忽悠即可識破;2.盡量找原文別看中文的報道,如此便可發現用糖果標準考核唇膏的荒謬;3.盡可能相信權威期刊,若不是發布在國內外權威醫學雜志,僅僅是個人和個別組織發布的報告,可信度要打個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