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調經、助孕、安胎是一脈相承的。”婦科專家羅頌平如是說。日前,在由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中一藥業聯合舉辦的“滋腎育胎、優生樂孕———關愛女性健康大型義診活動”上她建議,女性應注意生殖健康,脾腎健旺,月經正常,才能孕育健康的后代。若有多次自然流產史,要系統檢查流產原因,并在下一次懷孕前調理身體,再次懷孕后也要注意安胎,先兆流產則在動態觀察下決定是否保胎。
流產,還是保胎?
“我懷孕后陰道流血,醫生給我檢查后建議我放棄這個寶寶,但隔壁病床的孕婦也出現先兆流產,醫生卻為她保胎,這是為什么?”據有關資料顯示,懷孕婦女發生先兆流產的比例大概是15%。有些準媽媽在出現先兆流產的癥狀時,竭力要求醫生保住肚子里的寶寶。但另有說法稱,流產被認為是自然界優勝劣汰規律的體現,不應刻意保胎。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候任主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羅頌平教授對新快報記者表示,保胎還是流產,應因人、因證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她指出,是否保胎要客觀地分析病情,“必須在動態觀察下,確定胚胎正常發育,才適宜保胎”。如果發現胚胎停止發育,或證實胎兒畸形,則應及時“下胎”,即流產,以保母體的健康。
她對記者指出,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如懷孕后出現少量陰道流血,或小腹隱痛、腰酸下墜等癥狀,很可能就是先兆流產的表現,應該及時就醫并做進一步檢查,以決定是否需要及能否保胎。
多次自然流產史者
注意安胎和孕前補腎
羅頌平對新快報記者稱,腎虛或脾腎兩虛是先兆流產的主要證型。根據臨床資料顯示,半數左右的先兆流產患者屬于腎虛或脾腎兩虛。“懷孕前應先補好腎。”她指出,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即胎兒的發育需要母體腎氣的支持。因此,有多次自然流產(2次以上)的人,除了要通過西醫檢查找出流產原因,還需注重孕前調理,應在懷孕前3個月開始服用補腎的中藥以改善體質,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預培其損”。“有時候通過檢查也查不出反復流產的原因,就可通過中醫調理體質。”羅頌平還稱,若是做過多次人工流產,也要視情況而定,在婦產科醫生和中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調理身體,改善體質。
曾有2次以上自然流產史的人,若好不容易才懷上寶寶,更應該注意安胎。“除了服用一些安胎的中成藥外,還要注意在懷孕3個月內不要過性生活、不提重物、不要勞累、注意飲食調理。”羅頌平稱,補腎安胎首選菟絲子,還可用桑寄生和紅棗煮水喝,或燉服阿膠,有安胎作用。她強調,孕期用藥要有講究,不能用有毒、致畸、影響妊娠的藥物,不宜擅用溫補或寒涼的藥物,用藥須有醫生指導。(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