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正在認真的挑書皮(資料圖片)。 開學季,孩子們領到了新書本,家長們的第一個作業就是包書皮。 對于很多70后、80后的人來說,包書皮可以說是件樂事,有著親情的傳遞,動手的樂趣,還有設計的成就感。 而如今,書皮種類越變越多,還出現了塑料書套和貼書膜,不少家長包著包著,不禁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包書皮的那些事。 教室里難找手工書皮,很多學生被現成書皮圖案吸引 回校報到首日其實就是領書日,大多學生也會接到班主任下的任務,要求第二天開始,書本、常用作業本和家校聯系冊必須包上書皮。 日前,記者在文海實驗學校小學部附近的一家文具店看到,同日記本、筆盒等各種文具被商家擺放在顯眼位置的,還有顏色各異、風格多樣的塑膠書皮,吸引了許多孩子和家長前來選購。 “我最喜歡這個卡通娃娃的,很漂亮。”文具店里,一個小女孩挑得很起勁,看到自己喜歡的,她大聲地告訴媽媽,要買這個。 下沙二小三年級一個班,去年老師對包書皮做了要求,一律是現成書皮。但上學期開始,老師取消了規定,學生可以自愿選擇書皮種類,但記者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班級40名學生的書本,絕大部分學生用的都是現成的書皮,有透明書皮、有磨砂書皮,還有一個光板書皮上印著維尼熊、柯南、憤怒的小鳥等圖案。只有兩三名學生是用禮品包裝紙包起來的書皮,面上寫著學科名、姓名、年級、班級,但是書皮內部剪裁有些粗糙,這幾個同學表示,是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給他們包的,還包了很久。 問到是否自己動手制作過包書皮,采訪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表示沒有,并且一副茫然的表情,“自己動手包書很麻煩,現成的書皮,包起來不累,而且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和圖案。你看,我的語文書封面是一個白雪公主哦。”班中一個小女孩拿起書本說道。 “80后”的小時候,包書皮是一種驕傲 盡管現成的書套越來越多,但說起包書皮,作為爸爸媽媽的80后,應該深有感觸,自己讀書時代,用舊掛歷、舊報紙包書皮時的快樂和苦惱。 “我小時候都是自己用舊報紙包的,當時主要包語文和數學書,學期中間用爛了,再重新包一次。當時根本沒有現在的孩子幸福,可以各種書皮挑選,我兒子還瞧不起手工包的書皮,有一次他對我說,媽媽我覺得你包的書皮不好看呢。”辦公室里,一名81年出生的教師告訴記者。 “記得剛上小學的時候,我一點都不會包。只能叫來爸爸幫忙,記得當時爸爸抽著煙,耐著性子幫我包完,我就傻傻地站在一旁看,當時我覺得爸爸好厲害,是個萬能的爸爸。包好后,爸爸還會拿筆給我寫上學科名、姓名、年級和班級。”這位老師說,“現在想想,包書皮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還承載著許多親情和回憶。” “小時候開學領了新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媽媽坐在一起包書皮,媽媽會手把手教我怎么剪裁,怎么折角。”說話間,辦公室里另一位行政崗位上的教師也說了起來,“到了上二年級以后,我記得我都不舍得丟家里的舊掛歷和舊報紙,收著等新學期和媽媽一起包新書用,開學后幾個同學還會比較誰的書皮紙更漂亮,要是包得好,還是一種驕傲。” 這兩位教師當時用的還是舊報紙和舊掛歷。92年出生的王老師回憶道,小時候只要一開學,她就會去市場上購置可以用作包書皮的禮品包裝紙、窗花紙或墻紙。她說,那時候班級開始流行起禮品包裝紙,鮮艷好看。“但我愛買綠色的包裝紙,看上去很舒服。”這位老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