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代表羅國昌速寫
中華龍都網訊(周口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劉彥章 文圖)羅國昌,37歲,商水縣練集鎮河沿村農民,全球最大漁網加工企業——中國龍巢網業掌門人,周口代表團最年輕的省十三屆人大代表。
21日晚上,在周口代表團駐地黃河飯店,羅國昌代表和記者抵首而談,他的故事精彩而迷人。
客戶誠邀去俄羅斯
“這已經是第5年邀請我去俄羅斯了。往返機票都買好了,不去不行。”
2017年10月底,羅國昌終于成行。
邀請羅國昌的是兩名中國商人,一個姓楊、黑龍江佳木斯人;另一個姓翟,安徽巢湖人。他們每年每人從中國龍巢網業進口4個貨柜的漁網。一個貨柜裝3萬多條,價值人民幣60多萬元,運費30多萬,他們每人每柜盈利100萬元左右。商水“巧媳婦”生產的各種漁網,經過一個半月的海陸運輸到達俄羅斯南部,之后經多層銷售進入俄羅斯南部地區用戶手中。
從北京國際機場乘機,經過8個半小時的連續飛行,羅國昌到了莫斯科。接機的朋友經過13個小時的車程(俄羅斯沒有高速公路,他們叫一級公路),把他接到了俄羅斯南部城市羅斯托夫。羅斯托夫位于東歐平原的東南部,屬頓河流域,是俄羅斯最大的州和俄羅斯著名的南方城市之一。一千多年以前,連接中國、印度和歐洲的偉大的絲綢之路從此穿越而過。現在,這里依然是交通要沖。這里氣候宜人,是著名小說家安東契科夫,諾貝爾獎獲得者《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和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的故鄉。
“當時是10月底,莫斯科已經下雪,氣溫在零下5度左右,沿途全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和看不到邊際的黑土地,起伏如龍的丘陵之間,進入眼簾的是連片勾著頭的已經枯干的黑色向日葵,但很少見到別的莊稼。沿途二百公里許只有一個小鎮,大約相當于我們的一個村莊。由于地廣人稀,俄羅斯車速極快,不論城鄉聽不到汽車鳴笛之聲。商水的漁網在頓河流域非常俏銷。但這里法律規定,不論釣魚或網捕,17公分一下的鯽魚、鯉魚、白魚(類似于掐腰,噘嘴鰱子)和其它魚類不能捕撈,否則觸犯刑法。這里的鯽魚,幾斤重的常見。當地習慣,把捕撈上來的大魚切成兩半,用蘆葦撐開風干,然后用刀子割著吃,當作喝伏特加的下酒菜。”
“這里蔬菜奇缺,常見的有洋蔥和小茴香,至于黃瓜、西紅柿、豆角等,都是從中國進口,除非在莫斯科,很難吃得到。這里賣菜論個不論斤,商場也見不到稱,一根黃瓜一個西紅柿可以換取5條17公分以上的龍蝦。另外,來自中國的針織、服裝、鞋帽,還有駐馬店的十三香,在超市也常常看到。中國人的精明、勤勞與俄羅斯民族性格對比強烈。
朋友安排他在羅斯托夫郊區一個獵場打獵,一天收費1200盧布,相當于120元人民幣,子彈40盧布一發,不限量,隨便買,用的是雙管獵槍。一天里,打住啥是啥,不論是野豬或者其它物種,所有獵物都歸你。當時由于沒有經驗,羅國昌一只也沒有打著,同伴打到了10多只野兔,每只4公斤左右。這里的野兔奇多,蘆葦蕩一晃,野兔亂串。他們把打來的野兔燒烤著吃。
這里湖里水中,魚餌垂下亂咬鉤,一下午,3個人3把桿,釣了100多公斤。當地人把釣上來的魚用蘆葦從魚眼處穿過,一串子五六條,每條一斤多,風干了用刀子削著下酒生吃。不僅魚,連豬肉、牛肉、羊肉,也是類似這種吃法。
2018年1月14日,羅國昌又一集裝箱貨柜的商水漁網,通過青島發往俄羅斯。
小龍蝦成就商水漁網大產業
商水縣“巧媳婦”工程名聞遐邇,但其主力軍仍然是漁網編織。而這個產業的發起及壯大,羅國昌是見證人,更是發起者和推動者。
1999年,羅國昌高中畢業后,先后到浙江金華、臺州等地打工。2002年,在浙江臨海市桃渚鄉草庵堂村,他看到當地的農民編制漁網,家庭婦女一天工資150元左右,年輕的勞力200-300元。而同期,周口老鄉一天的工資只有15-20元,還爭著搶著干。他想,商水縣勞動力多,如果把這個項目拉到老家,一定可以。2005年,羅國昌在平店鄉李崗村創辦了第一個小型加工廠,取名“中國龍巢網業”。龍是圖騰,巢是聚集,他希望以此匯聚人才,發展當地的能人經濟。最初只有6個人,以后逐年壯大,從2700平方場地到現在的1.5萬平方的嶄新標準廠區;工人也擴大到6000多人,直接帶動貧困戶336戶997人,產品從內湖養殖到遠洋捕撈專用工具一應俱全。不論大的小的,要啥有啥。捕魚的捉蝦的,坑塘用的,稻田使的,甚至河湖江海,包括珍珠、扇貝、泥鰍、龍蝦養殖捕撈用漁網,林林種種不下120多種。除了中國西北西南,中國龍巢網業漁網,銷售到大半個中國。公司一年生產300多萬條各種漁網,產值1.6億元左右,(因為都是訂單來料加工,如果自行采購原料可以經濟最大化),占全縣漁網生產量20多億元不到十分之一,卻給巧媳婦等加工人員帶來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而數據表明,僅僅湖北湖南龍蝦養殖產值就超千億元,一年捕撈工具不低于40億元,遠遠趕不上國內的需求,更毋論全球市場。可以這樣判斷,現在商水縣的漁網產業,以現在的家底,加快步伐發展十年,才能趕上全國需求。可以說,只要吃魚吃蝦,這個產業就不會倒。
建議用戰略眼光規劃商水漁網產業
“縣里給了我很大榮譽,群眾選舉我為省人大代表。這個代表不能白當。我要用更高的眼光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為當地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發揮好漁網編織產業最大的扶貧效能。”
羅國昌現在是國內漁網行業“大佬”,他每年都參加在天津、威海舉辦的國際漁網漁具漁護博覽會,是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會員,是商水漁網協會會長。對于這個產業眼下在商水的境況,以及存在的隱憂和急需規范的問題,他有不少思考。
商水縣已經占據了這個行業的制高點,全縣有317家漁網個體加工作坊,實現了全縣24個鄉鎮黨辦全覆蓋,并輻射到淮陽、扶溝、太康、西化、開封、商丘等縣市,產品總量占全球的70%以上,理應對行業的標準、企業的標準、品牌的培育和保護作出貢獻。甚至,根據國家環保政策,還要對漁網業的量產量化、生態保護抓到手上并制定標準。
羅國昌建言,商水縣對漁網產業應該注冊集團公司,對產品包裝、市場保護開發、行業形象維護采取政府行動,對市場進行統一管理。所有產品應該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縣工商、質檢、勞動、商務等部門,應該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制定政策,出臺措施,并委托獨立第三方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監管。商水應該建立自己叫響全國全球的品牌,在市場定價、品牌塑造、銷售策略、產品標準等方面建立漁網行業國家標準,最大限度保護加工戶的利益,防止壓級壓價,杜絕偽劣,保證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否則,這個門檻很低的產業很可能實現異地轉移,就像從江南轉移到商水一樣。如果我們應對不力,這個產業也有可能轉移到國內甚至越南、泰國等地。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