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明飛向汲水鄉鄉長梁輝(左一)介紹育苗情況
左明飛(中)、侯善舉(右)和左前磊在西瓜大棚里很開心
□記者 徐松 文/圖
一片黃土地、一群大學生、一個農業夢、一起追幸福。經過3年的努力,左明飛、侯善舉等多名大學生付出很多心血的鄲城縣汲水鄉左橋村東占地17畝的幾個大棚,終于結出甜蜜果實:“豫甜脆”甜瓜通透如白玉,“瓜之寶”西瓜金瓤沙脆,“彩虹”系列西瓜晶瑩剔透、水分飽滿……
返鄉創業
畢業于信陽農林學院的左明飛、侯善舉,和他們的初中同學左前磊自稱“三劍客”。左明飛和侯善舉聯合全省各地的校友成立大學生創業聯盟,在鄲城縣汲水鄉創業成功,校友們又回到各自的老家創業,并在全省多縣市設立“同一個夢想”大學生創業基地,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模式,從土里“刨”出滿滿的幸福。
左明飛在大學里學的專業是觀光農業。經過他的巧手,具有專利水準的塑料大棚可抗8級大風,一個人就能輕松完成大棚蓋膜密封、掀膜通風工作。
侯善舉在大學里學的專業是園藝。他把瓜秧全都扶直立起來,瓜果全部懸浮,受光受熱更均勻,品質也更好。
左前磊初中畢業后在鄲城縣職教中心學種植。他育的苗根系發達,移栽之后生命力更強。
“我已經看到了,‘左盟主’,你的這棚“錦霞8號”西瓜我訂了,10天后去采摘。”大學生創業聯盟平頂山種植基地的盟友通過智能溫室視頻系統看到左明飛大棚里的西瓜后,第一時間下了訂單。“左盟主”是大家在“豫藝彩虹瓜大創聯盟”微信群里對左明飛的稱呼。在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馬長生教授的指導下,以左明飛為首的“三劍客”種出了白籽南瓜、單蔓單瓜實現了畝產2000個、單蔓雙瓜均勻地控制在每個瓜6斤以內……“三劍客”不但把設計大棚的核心技術教給大學生創業聯盟成員,而且也教他們種植技術。目前,大學生創業聯盟成員每季度都會在左明飛的大棚里聚上兩三次,研究市場、技術和新品種。
收獲成功
“我把苦都咽到肚子里,現在才嘗到甜頭。”大棚里溫度很高,左明飛甩了一把汗,道出了3年來的艱辛。2015年,他帶領來自全省各地的校友開始創業,當時非常困難。鄉親們見他們連墊大棚棱角的布都需要買,就紛紛把自家的破衣服拿來讓他們用。他們第一季種的大棚葡萄,因大棚被風吹倒,結果果少味差,賠了。他們第二季種的西瓜、甜瓜也結得少,入不敷出……幾次失敗后,他們虧損了近百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豫藝彩虹瓜大創聯盟”微信群里有一個“梁輝鄉長”。原來,在左明飛等人創業最困難的時候,汲水鄉政府通過土地流轉為他們提供土地保障,并請縣農科所、縣農業局提供技術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左明飛等人才走出困境。
“彩虹”西瓜和“錦霞”西瓜過了銷售旺季,“京欣”西瓜開始上市,“京欣”西瓜價格稍微回落時,“彩虹”地爬二代又上市了……去年,在瓜果旺季,左明飛為了感謝父老鄉親,特意把網絡訂單8元/斤的“彩虹”、9元/斤的“錦霞”、6元/斤的“豫甜脆”,都以3元/斤的價格向本地市場投放總產量的70%。
左明飛獲得了經濟效益,也收獲了社會效益。目前,汲水鄉對左明飛的支持力度更大了。今年,左明飛又流轉近百畝土地,自主創新設計了一個智能溫室。“這個溫室會自動澆水、自動避風、自動呼吸……說農家話好理解,反正都是自動化的。”左明飛說。
在艱苦創業中,左明飛、侯善舉、左前磊練就了多面手。由于加工廠不會做,蓋大棚用的鋼管就需要他們自己加工;每個大棚有2000多棵瓜秧,每個季節兩萬多次變換高度的細線是他們自己系的;生物肥料、砂粒、土壤、有機肥配合攪拌,他們又把自己搞得臭烘烘的。
“一聽說是種地的,女孩子都嚇跑了。現在我們的瓜種成功了,我們的聯盟成員也受益了,來年娶個媳婦,是我們最大的愿望……”“三劍客”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
“在脫貧攻堅中,他們輻射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業,免費向貧困戶提供技術支持,我們很感動。找媳婦的事兒,鄉政府要當好紅娘,為他們介紹對象。”汲水鄉鄉長梁輝說。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