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5年9月,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帶領扶溝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駐村工作隊來到汴崗鎮(zhèn)貢士莊行政村開展幫扶工作以來,我對做好駐村工作最大的體會就是,首先自己要當好一個“村里人”,只要誠心和貧困群眾掏心窩子,真心為他們著想,群眾就會和你貼心,把你當親人。
剛駐村時,當我了解到村里大部分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時,我腦袋一下子就懵了,精準扶貧幫什么、扶什么?怎么幫、怎么扶?腦子里一片空白。為盡快進入角色,我和隊員采取了“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把工作的第一步放在摸清村情民意上。“請進來”就是把村組干部和黨員、村民代表請到村委會,聽取意見建議,摸清貧困現狀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商議村里發(fā)展計劃。“走出去”就是入戶走訪,特別是堅持做到老弱病殘戶、困難戶、有意見建議戶和種植養(yǎng)殖戶“四必訪”,到田間地頭、到群眾家里,拉家常,摸實情,找準致貧原因和問題癥結,確立扶貧思路和發(fā)展規(guī)劃。
群雁高飛靠頭雁。我注重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健全和完善村級組織建設制度,組織村委班子成員學習扶貧政策,增強責任和參與意識,提高帶貧致富能力。只有威信高,說話群眾才會聽。我從一件實事上嬴得了群眾信任。剛駐村時,有群眾向我反映,村里的土地租出去多年沒有收到租金,村民們準備集體上訪。我?guī)ьI工作隊經多方努力,圓滿解決了兩起土地承包糾紛事件,為村民追回承包款16.5萬元,為駐村工作夯實了群眾信任的基石。我除了組織黨員干部和貧困戶結對幫扶外,還利用每月的“逢六接待日”處理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有效提升了村“兩委”的威信。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我十分注重對貧困群眾的教育引導,兩年多來,共組織召開大小會議40余場次,現場培訓12次。通過大力開展“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精準扶貧不是養(yǎng)懶人”等思想培訓,幫助貧困群眾增強脫貧致富信心,激發(fā)了盡早脫貧的內生動力。
扶貧就要做一些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在事。兩年多來,我們著力解決出行難和澆地難,協(xié)調資金260萬元,新修路8000多米,5個自然村的大街小巷都鋪設了水泥路;協(xié)調資金12萬元,新打機井13眼。幫助村里新建了光伏發(fā)電站、文化廣場、沖水廁所和標準化村級醫(yī)療室,對村里人居環(huán)境進行綜合整治,門前屋后全部進行硬化綠化。
我們在“精準”兩個字上下功夫,打好了教育、醫(yī)療、科技扶貧組合拳。部里對扶貧工作一直全力支持,從緊張的辦公經費里擠出3000元資助孤兒司靜珂圓了大學夢,組織民族宗教界人士捐資15000元發(fā)放給貧困大學生。在走訪時我體會到很多貧困群眾不缺信心但缺技術和資金,以致于致富無門。我和縣科協(xié)、縣職教中心等單位聯系,多次舉辦種養(yǎng)殖、電氣焊、服裝裁剪、家政服務等實用技術培訓班,幫助125名貧困群眾實現了靠技術脫貧。除積極為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辦理大病醫(yī)療保險外,我多次組織醫(yī)療單位對敬老院老人和貧困戶義診,免費發(fā)放價值5萬多元的藥品、食品。我們還注重發(fā)揮自身統(tǒng)戰(zhàn)優(yōu)勢,組織工商聯會員企業(yè)進行“一對一”精準幫扶。如牧原牧業(yè)等愛心企業(yè)積極安排貧困戶子女就業(yè)。在縣科協(xié)、農牧局等單位的幫助下,我們村新建200畝蔬菜園區(qū),帶動35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建立了“藏香紅”養(yǎng)豬基地,貧困戶既可以就地打工增加收入,也可以領養(yǎng)小香豬實現脫貧。
一次駐村,一生情懷;三年幫扶,終身牽掛。這句我寫在日記里的話是對近3年駐村工作的真實感受。能有幸被評為2017年度全省優(yōu)秀駐村第一書記,是上級對我和駐村工作隊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鞭策和激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接下來的幫扶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努力,確保2018年底實現脫貧摘帽的工作目標。
(記者 謝永靜 整理)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