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瑞才 通訊員 劉璐
“樹有根水有源大愛無邊,父母愛養育恩感地動天,鳥兒反哺羊羔跪乳,感恩之情銘刻在心,一份牽掛一份眷戀,一份溫暖一份期盼,尊老敬老,百善孝為先,天下美德傳……”在鹿邑縣馬鋪鎮燕莊行政村的大喇叭里,正在播放的歌曲《百善孝為先》唱出了廣大獨居老人的心聲。
據了解,為了讓有子女但獨自居住的老人能夠實現老有所養,該鎮以弘揚孝善文化為抓手,在全鎮開展以“我接父母一起住”活動為主題的“三個一”工程,將我國傳統美德主動融入全縣脫貧攻堅“百戰”工作之中。
簽一份贍養協議書
“通過簽訂贍養協議書,孩子比以前更孝順,還把俺接回來住,俺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拿著贍養協議,馬鋪鎮張莊村王什修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們村共有10戶貧困戶,像王什修這樣獨居、高齡、因病致貧且子女們也有贍養能力的貧困戶就有5戶,如果每個子女都把老人接回家一起住,可以很大程度上讓老人擺脫貧困,實現老有所養。”該村黨支部書記胡東潮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村委會組織本村有威望的長者、貧困老人的子女以及近親屬召開了一次家庭會,動員大家積極參與“我接父母一起住”活動,并監督雙方簽訂《贍養協議》,由子女將單獨生活的父母主動接回家中共同生活,落實贍養責任。
統計數字顯示,馬鋪鎮目前已發放《孝老迎親倡議書》3000余份,建成村級孝心榜25個,同時利用宣傳冊、村級廣播、宣傳版面,大力宣傳孝善文化,先后在馬北、劉寨、燕莊、張莊等村莊進行《贍養協議》簽訂試點,得到廣大群眾充分認可。目前,全鎮25個行政村均組織開展了《贍養協議》簽訂行動,并把協議贍養的條款寫進了《村規民約》,極大地推進了當前全縣正在開展的貧困老人與子女、近親屬的“合戶”工作。
建一支法律援助隊
“宋所長,你們下次什么時候還來啊,你講的話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活動剛結束,一位老大爺就拉著該鎮司法所所長宋祖濤的手激動地說。
宋祖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每個月至少深入村里開展5次法律援助宣講活動,每次活動中,他們都能夠幫貧困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同時也幫助不少群眾解答其他方面的法律咨詢。在每個行政村開展的“我接父母一起住”法律援助宣講活動中,針對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子女,司法所的同志便及時上門對其進行法制教育,規勸其主動承擔贍養老人義務,對于規勸后仍不履行義務的,便按照程序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解決。
在法律援助宣講活動的帶動下,截止到6月下旬,全鎮經司法所公證留存的《贍養協議》已達23份,一些多年沒有解決的老人贍養問題得到妥善處理。
辦一場“三評選”活動
不僅是法律援助宣講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該鎮還通過積極開展“三評選”(“好婆婆”“好媳婦”“致富帶頭人”評選)活動,極大推進了貧困老人與子女以及與近親屬的“合戶”工作。
馬東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孫士寬說:“我們評選先進模范有一個硬性條件,就是子女必須和父母一起住!十天半月看一次老人很多人都能做到,愿意和老人一起住,陪在老人身邊才是真的孝順。”
馬鋪鎮黨委書記朱保宇說起全鎮開展的“三個一”工程時表示,自評選活動啟動以來,全鎮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村級公示欄、廣播站宣傳先進模范。本次25個行政村評選出了195名先進模范,最終還將從中評選出10名“好媳婦”、10名“好婆婆”、10名“致富帶頭人”,評選結果出來后,鎮黨委、鎮政府將利用微博、微信,以及文化站道德模范宣講等方式對這些典型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全鎮子女比孝心、家庭比和睦、鄰里比團結的良好氛圍。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