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馬治衛) 產業興,百姓富。脫貧攻堅開始以來,太康縣朱口鎮著力打造脫貧“產業路”,選優做強產業扶貧項目,讓貧困戶搭上產業發展快車,由輸血變造血,真正使貧困戶在斷掉窮根、開掘富源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朱口鎮王堯村的王文麗以前在外打工,如今她在家門口鞋廠邊務工邊照顧家人,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王文麗生活的改變,得益于家門口建起了鞋廠。王堯村是朱口鎮的一個貧困村,受家鄉政策的吸引,在溫州干工程起家的李軍經過考察,決定以溫州國際鞋城為依托回鄉辦廠。“我在溫州多年,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和市場資源,不愁訂單,不愁銷路,因此企業發展形勢越來越好。”李軍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廠子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縣鄉村各級扶貧政策的支持,我將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繼續擴大規模,帶領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朱口鎮前廟村是“中國好人”王勇的老家。王勇現任廣東東莞益生膳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太康縣志愿者協會副會長。王勇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十余年捐資近千萬元。多年來,他助殘、助弱、助貧,將滿滿的愛心灑向社會。他對公益事業的熱愛,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目前,王勇的團隊里已有近2萬名志愿者。為助力家鄉脫貧攻堅,王勇帶頭捐款的同時,還在家鄉前期投資200多萬元建起朱口鎮中藥材扶貧基地。“基地種植有‘知母’‘射干’等六大類藥材,由亳州藥廠派技術員指導,屆時廠家對藥材進行回收。投入資金由我全部墊資,貧困戶用地入股,收益時按股分紅。”王勇計劃兩年內把全村的土地全部流轉過來,帶領鄉親們一起奔小康。
與前廟相鄰的大張村,是一個“天然大氧吧”。從大張村走出來的曹紅星在鄭州從事園林綠化多年,在朱口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他以10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種植法桐、欒樹、國槐等綠化樹。有著豐富經驗的曹紅星在種植綠化樹的同時,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綠化樹下種植紅薯、大蒜等,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平時,綠化林地除草、抗旱、施肥需要用工,收種紅薯、大蒜等也需要用工,用工時貧困戶優先。只要有勞動能力,來這里就能掙錢。”曹紅星說,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鄉親們脫貧致富提供了保障。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脫貧一方百姓。實踐證明,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主要依托。朱口鎮將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朱口鎮黨委書記彭永行說。
“脫貧要攻堅,產業是關鍵。目前,全鎮所有貧困村,村村有產業。朱口鎮以后將繼續把培育壯大產業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和產業扶貧的工作重點,讓貧困人口由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讓更多的農民工投身脫貧攻堅行動,推動全鎮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確保2018年如期脫貧摘帽。”朱口鎮鎮長劉記說,“朱口鎮是紅薯之鄉,朱口粉條遠近聞名。以后,鎮黨委、鎮政府還將在做大做強紅薯產業、拉長紅薯產業鏈條上下大力氣,真正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以產業發展促進群眾穩步脫貧致富。”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