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人無信不可,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規范和行為準則。為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本報自今日起在“誠信建設萬里行”欄目中,集中推出一批稿件,解讀現行制度政策,充分反映新疆各地各部門推動誠信建設的經驗做法,聚焦社會誠信建設主題,弘揚誠信文化,推動誠信風尚日益形成、誠信機制日益健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撐和信用體系保障。
新疆日報訊(記者高娃 實習生桑紅妍報道)“對企業來說,信用就是生命線。在這個系統中,每家企業都有一張自己的精準‘信用畫像’,企業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是否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等信息一目了然。”9月7日,烏魯木齊市一家商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明忠告訴記者,“在尋找商務合作伙伴時,我會登錄系統查詢一下對方的信用記錄,這是我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
張明忠口中的“系統”指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新疆)(以下簡稱“公示系統”),是新疆歸集公示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為社會公眾查詢提供便捷服務的公共平臺,也是政府部門實施信息公開、業務協同、綜合監管等相關信息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的工作平臺。
公示系統建成后,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積極與各部門協調溝通,與稅務、發改、質監等38個部門簽訂信息歸集共享合作協議,聯合監管、聯合懲戒,為打造誠信社會打好基礎。截至7月底,公示系統共歸集政府部門行政許可信息376.7萬條,行政處罰信息4.77萬條。目前,累計查詢量6500多萬人次。
企業信用好不好,是能否拿到銀行貸款的重要條件之一。“以前沒有可靠的企業信息來源,銀行貸款審批只能到各個監管部門去逐一核實,費時費力。現在只需打開網站,企業信息一目了然,貸款審核效率大大提高。”招商銀行烏魯木齊分行西虹東路支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作為普通消費者,烏魯木齊市民王歡對公示系統也是贊不絕口。王歡平常喜歡充值預付卡,為了避免“踩雷”,每次充卡前她都要登錄系統查詢一番。“好險!有兩次我都查到了企業的問題,避免了花冤枉錢。”王歡說。
據了解,除了申請貸款受限,受到行政處罰、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還將在政府招投標、授予榮譽、優惠政策上受到限制。目前已有1.49萬戶市場主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受到相關限制和影響,部分市場主體主動改正錯誤,信用約束作用初顯。
此外,為規范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工作,促進企業誠信自律,強化信用約束,8月31日,自治區工商局出臺《關于未年報企業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工作規則(試行)》,幫助“知錯能改”企業修復信用。
哈密市一家企業由于漏報年報,2015年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隨后雖然補報年報,但由于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該企業沒有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今年7月,該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經營活動受到很大影響。“被聯合懲戒的日子可真不好過,多虧‘信用修復’辦法,讓企業‘知錯能改’。有了這次教訓,我以后再也不敢失信了。”這家企業負責人說。
自治區工商局信用監管處副處長張忍社介紹,公示系統就像企業信用的“記錄儀”和“公告牌”,有效發揮了企業信用監管作用,讓失信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企業信用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從而推動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