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付永奇) 昨日,走進商水縣鄧城鎮范莊黨群服務中心,一股新風迎面撲來:寬闊的大門,整潔的院落,明亮的會議室,鮮紅的黨旗,專心讀書的村民……“黨群服務中心天天人來人往,有讀書看報的,有參加技能培訓的,有咨詢扶貧政策的,這里就像是黨員群眾的家。”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偉高興地說。
談起變化的原因,該鎮黨委書記戴向陽告訴記者:“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近年來,鄧城鎮堅持把黨的建設目標任務與脫貧攻堅任務有效銜接,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配強班子,建好陣地,管好隊伍,帶頭致富,全鎮上下形成了黨群同心謀發展、齊心協力助脫貧的良好局面。”
配強班子,讓村“兩委”班子的龍頭昂起來。要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隊伍是關鍵。該鎮加大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力度,把優秀黨員、復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納入村“兩委”班子的后備人選,并建立檔案。以村“兩委”集中換屆為契機,拓寬選人視野,把政治上靠得住、發展上有本事、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兩委”班子中,讓黨支部強起來。縣級優秀共產黨員、許村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許德亮當選后,帶領村黨員群眾齊心協力、發展經濟,走上致富路,去年又多方籌集資金,硬化了村內全部街道,改寫了祖祖輩輩走泥巴路的歷史。
建好陣地,把黨群服務中心牌子樹起來。該鎮把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升級為黨群服務中心,實現由“場所”向“陣地”轉變,全鎮新建改建黨群服務中心21個,均設立村民議事室、便民服務室、矛盾調解室、圖書閱覽室等,使服務事項更加豐富,黨建陣地更聚人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市鹽業局駐鄧城鎮許村第一書記康國富,利用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場地,舉辦炸油條技術培訓班,培訓村民數百人,還開展傳幫帶活動,讓炸油條高手帶領貧困戶外出炸油條致富。
管好隊伍,讓村黨員干部的力量強起來。
針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進取心不強、素質不高等問題,該鎮大力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培訓工程、基層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工程,利用鄉黨校,對村黨組織書記和“兩委”成員進行全員集中輪訓,鎮黨委書記戴向陽定期為學員上黨課。結合周二“村務日”,每周二,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鄉鎮分包行政村干部集中到所在村室,集中辦公。其他時間,每村留一名村干部值班,確保群眾辦事方便。依托“黨員讀書會”和講習活動,結合“黨員主題日”“三會一課”等,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章黨規黨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員隊伍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在村黨支部的支持下,大陳村投資4萬元創辦漁網編織生產基地,讓300多名群眾從事漁網編織,并輻射全鎮20多個村,幫助3000多名留守婦女從事漁網編織致富。
先鋒引路,讓全村人民盡快富起來。該鎮按照“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思路,以有一技之長的黨員群眾為主體,通過領辦、創辦、協辦扶貧示范基地、示范項目,引導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大學生村官張耀創辦的百畝生態葡萄園安排許村23名貧困婦女常年在果園打工,人均月收入1600元。小張莊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張軍政創辦的600畝綠化樹木園與20名貧困人員簽訂合作幫扶合同,讓他們常年在果園打工,人均月收入達到1600元。
脫貧攻堅戰猶酣,黨員干部加油干;黨建統領拔窮根,脫貧成效更喜人。截至目前,鄧城鎮已發展產業項目20多個,扶貧車間10多個,帶動514戶貧困戶、2079名貧困人員實現脫貧。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