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02-12
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郭勇) 今年14歲的趙森樂家住淮陽縣安嶺鎮梅墩村,因家庭困難,幾個月前輟學跟隨親戚外出打工。當地教育部門負責人獲知情況后,反復做趙森樂父親的思想工作,并墊付了孩子在校的生活費。最終,在放寒假前,趙森樂又背上書包走進了校園。這是淮陽縣開展控輟保學工作成功勸返的一個事例,也是該縣教育扶貧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是淮陽縣教體局實施教育扶貧的最終目標。2018年以來,該局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想,把精準扶貧作為基本方略,瞄準教育最薄弱的領域和最貧困的群眾打出一套“組合拳”,扎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切實阻斷家庭貧困代際傳遞,保證不讓一名貧困學生輟學。
出臺縣級助學擴充政策,填補教育助學政策縫隙。“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受教育是他們的權利。享受不到省級教育資助政策的貧困生,更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對象。”淮陽縣政府縣長王毅說。為解決貧困家庭非寄宿生無法享受教育資助的問題,該縣在財政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出臺了縣級教育扶貧擴充資助政策,填補了國家教育助學政策的縫隙和空白,實現了全市首個教育資助政策對各學段貧困生的全覆蓋。
2018年以來,該縣國家助學金資助建檔立卡學生28559人次、發放資金3787.01萬元;發放“兩不愁三保障”縣級擴充教育扶貧資金1091.6萬元,資助建檔立卡學生19547人次;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營養餐改善計劃采取統一供餐形式,投入資金7588萬元,受益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06956人;城區學校省定義務教育階段營養餐改善計劃按照每生每期400元標準,發放資金79.24萬元,受益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981人,切實減輕了貧困家庭的就學負擔。
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開展心理疏導和學習輔導。該縣推行“123工作法”,即每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落實1名教師結對幫扶,教師每月對幫扶學生進行2次心理疏導和學習輔導,每學期對幫扶學生進行3次以上家訪。2018年以來,該縣幫扶教師通過家訪發放《教育扶貧政策溫馨告知書》《已享受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告知單》6萬余張,開展心理疏導6000余生次,每名教師進村入戶開展家訪10余次。
設立“勵志墻”,放飛建檔立卡學生的夢想。該縣萬名教師利用節假日深入教育扶貧工作第一線,助力貧困學生健康成長、自立自強,并在建檔立卡學生家中張貼“淮陽縣建檔立卡學生勵志墻”掛圖。這是該縣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發放教育資助金的同時開展精神幫扶而采取的新舉措,掛圖上印有不同階段的資助政策、幫扶教師基本信息及享受資助情況等,并粘貼有教師幫扶和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的照片,以及寫有學生夢想的紙條。
強化組織領導,實行網格化管理。該縣成立了以縣教體局局長為組長的教育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設立教育脫貧攻堅辦公室,在全縣18個鄉鎮中心校和16個局直學校設立扶貧工作辦公室,為467個行政村各選配1名“教育扶貧村長”,要求“教育扶貧村長”每月2次進村入戶宣傳教育扶貧政策,全面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各學段學生資助政策享受情況,密切了教育部門與村級扶貧工作聯系,進一步壓實了縣、鄉、村的教育扶貧責任。
抓好控輟保學工作,不讓一名貧困學生輟學。該縣全面排查義務教育輟學學生,積極做好勸返工作,明確校長是勸返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規定每名輟學學生均要明確一名教師或多名教師進行分包,及時到輟學學生家中進行勸返,并下達勸返通知書;及時關注殘疾少年兒童,滿足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入學需求;按照殘疾類型和程度,對適齡未入學殘疾少年兒童實施“一人一案”,通過就近隨班就讀、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方式實施義務教育,逐個解決問題;開展義務教育重度殘疾少年兒童送教上門服務,努力為每名殘疾少年兒童提供讀書機會。
淮陽縣委書記馬明超說,脫貧攻堅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一個民生工程,淮陽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戶,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學生都能在關愛的陽光下受教育、學知識、長本領,早日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②3
[責任編輯:馬月紅]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