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19-03-20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張曉黎
脫貧攻堅工作拉開帷幕后 ,淮陽縣168名基層女干部,每天迎著朝陽、踏著晨露奔波于扶貧的道路上,整檔卡、訪農戶、解民憂,用她們女性特有的細膩、堅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走出了鏗鏘之音。
駐村為民,一腔熱血灑鄉鄰
樹高千尺不忘根,為民服務不忘本。2018年1月3日,縣委宣傳部文明辦副主任高曉春被選派為曹河鄉東黃行政村工作隊長,那里正是她的老家。投入工作后,她把群眾當親人。在冒雪慰問的當天不慎扭傷腳踝,她忍著疼痛堅持繼續走訪。疼痛無法言表,但她一聲未吭,咬牙堅持,直到晚上回家才準備脫掉鞋子細看,因為沒有及時處理,腳腫的無法拔出來,曾是軍人的丈夫只好用鞋口將棉靴剪開一個角,才把腳提出來。看著腳上勒出的血印,高曉春只是淡淡地說“沒事、沒事,主要是缺乏鍛煉才這樣的”。當過兵的丈夫心疼不已,說明天必須在家休息,當場要給部領導打電話請假,被高曉春攔住了,她說:“農戶還沒走訪慰問完,還要帶領隊員繼續走訪呢”。第二天,高曉春的身影又出現在東黃行政村的大街小巷。
作為一名扶貧干部,高曉春總是忘我工作。但作為一名妻子,一名母親,長期繁重的脫貧任務讓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老公退伍后回到周口一單位工作,任務繁重,婆家遠在湖南且公婆年邁,無法前來照顧幼兒,而她自己的老母親已經80多歲,也需要人照顧,而她因無法兼顧已滿是愧疚。高曉春工作、扶貧的同時,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給鄰居照看,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再到鄰居家接年幼的孩子,很多次孩子已經噙著眼淚睡著了。很多次孩子都會問鄰居奶奶,媽媽是不是不要他了,聽到這些話,高曉春心里萬分難受,滿心的愧疚無以言表。而她的鄰居被同事戲稱為“中國式好鄰居”。她也特別感謝鄰居阿姨,總是在最無助的時候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幫忙。這幾年,只要孩子學校放假,鄰居阿姨就承擔了幫她帶孩子的重擔,這讓她感激不盡。在她心中,唯有更努力的工作,才能感謝曾經幫助過她的人,才能讓全村的老百姓享受到黨和國家好政策,早日過上好日子。
傾心幫扶,不記得失忙扶貧
2018年8月16日,縣編辦駐大連鄉段屯行政村工作隊隊長林娜和其他工作隊員像往常一樣入戶走訪,突然被路邊一貧困戶(精神病患者)用磚頭打傷腿部,面對鮮血直流,她硬是強撐了下來,簡單包扎了傷口后繼續走訪調查、組織召開主題黨日活動、整頓村內環境,按計劃完成一天的工作,一刻沒有松懈,因為她知道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明天還有明天的工作,加上單位機構改革一大推事都在等著她,她瘦小的身軀硬是拖著傷痛正常開展工作。
為了更詳細地了解村民信息、讓群眾接納自己,林娜與駐村工作隊員第一時間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走訪,把困難戶家庭情況一一記錄。在她的筆記里,各戶人口、耕地、住房、種植、養殖、勞務輸出、經濟收入、家庭開支等基本情況被密密麻麻地記錄下來。這些信息,是識別貧困戶的標準、開展精準扶貧的向導。
鏗鏘扶貧路,拳拳民生情。林娜加班加點,扎實的作風不僅有效推動了幫扶工作的順利推進,而且也換來了當地村民的“點贊”。為推進老人戶合吃合住問題,林娜三番五次去做工作,段屯行政村于樓村86歲的老人王全英,年邁不能自理,遭兒子嫌棄,3個兒子都不愿贍養老人。一次,陰雨天,老人不慎跌倒,摔傷胳膊,兒女們都不管不顧,林娜在走訪的過程中了解情況后,立即幫老人買來膏藥貼上,同時開始做兒女的思想工作,“家有一老似有一寶,孝親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過林娜再三做思想工作,三個兒子茅塞頓開,愿意贍養老人,最終老人在三個兒子家輪流吃住。在林娜及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段屯行政村不僅老人戶全部合戶,而且在全村掀起了爭做賢孫孝媳的局面。一名老黨員袁士成,每次見了工作隊都豎起大拇指說:“兒女好,兒女好,兒女再好不如共產黨對俺好”。
俯下身子,精準施策拔窮根
曹河鄉東黃行政村的扶貧責任組長黨琳,時刻工作在第一線,大事小情她都非常認真對待。2017年7月份,她到東黃行政村任扶貧專職時,東黃行政村村民脫貧意識淡薄、等靠要思想嚴重,黨琳非常著急,深感責任重大,她全情投入,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和村干部、駐村工作隊一起,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走遍了東黃村每家每戶,每個角落。在她的努力下,截至目前,經動態調整、精準識別、反復回頭看加上政策幫扶、政府兜底,均已脫貧,這期間數據的變更、修訂,黨琳出色地完成了與國網數據的比對。這與她平時堅持認真學習精準扶貧各項方針政策、完善檔案資料的各項規范、國辦、省市辦扶貧信息系統的通用技術等業務知識是分不開的。扶貧專職的工作當然不僅僅只有這些,資料整理與收集、扶貧手冊填寫指導、政策落實、危房改造、老人戶、貧困戶幫扶工作等等都是精準扶貧工作,更是黨琳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家每一戶的信息黨琳都了如指掌,每每談及,都如數家珍。因為她的敬業,東黃村的扶貧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她,用自己的努力書寫著一個80后扶貧專職在扶貧路上老黃牛式的奉獻。“你離鄉親有多近,鄉親就跟你有多親。”每每走在東黃村的大街小道上,是黨琳最高興的時候,村民們熱情洋溢的笑臉是最好的見證。正如貧困戶黃付來所言:“一聽到這標志性笑聲,就知道黨琳來了,她不僅僅給我們群眾帶來了歡樂,更最要的是讓我們享受到了國家的好政策,讓我更有信心戰勝困難,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黨琳下鄉入戶幫扶的時候,她的小兒子還不到2歲,深明大義的婆婆全權負責孫子的一切,讓兒媳工作無后顧之憂。這更給了黨琳展翅飛翔的翅膀,365天,除了春節那幾天難得的假期,其余的時間要么在鄉里開會領會上級扶貧會議精神,要么走村入戶調查情況,要么坐在電腦前整理檔卡信息……風雨無阻,在她的生活中沒有雙休日的概念,滿腦都是農戶的信息,她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舍小家顧大家的工作情懷讓同事們對她這個80后肅然起敬。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高曉春、林娜、黨琳是淮陽縣脫貧攻堅中女干部的代表。正是這160多位駐村女干部用真心、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民服務的情懷,為困難家庭帶來了蓬勃生機,為建設美麗淮陽奉獻了青春和汗水,展現了巾幗風采。
[責任編輯:孫銀珠]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