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06-26
□記者 付永奇
本報訊 “水清岸綠了,承包人養魚能掙錢,村里沒花錢就治理好了廢舊坑塘,還為村里增加了幾十萬元的集體收入,你這腦瓜真靈巧!”6月24日上午,商水縣湯莊鄉劉口村村民趙全貴站在村頭碧波蕩漾的坑塘邊,向正在檢測水質的村黨支部書記楊國立蹺起大拇指。
這個占地5畝多的坑塘和全村16個坑塘一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民取土建房時挖成的,現在成了村里的垃圾堆放地。每到夏天,蚊蠅亂飛,水臭難聞,破壞農村人居環境。
治理這些坑塘需要幾十萬元,如何在沒錢的情況下把事辦成?今年3月,楊國立和其他班子成員苦思冥想一周,決定“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
拿著坑塘治理效果圖,競拍承包權,預收5年租金,用這些租金對坑塘進行治理。用這種方法他們治理了10個坑塘,其余6個采用先借錢治理再對外出租的辦法,收到租金后還債。
村民趙書昌得到一個坑塘承包權后,花2.8萬元進行改造,放養魚苗,岸坡種上果樹。
在廢舊坑塘治理過程中,他們實行挖大填小的辦法,讓大坑塘方正美觀,填平的小坑塘變為村集體用地,或建廣場、游園,或作為宅基地使用。村民對此非常支持,短短一個多月,該村填平坑塘3個,其余13個經過治理后面貌煥然一新;拍賣新增10多畝集體用地使用權,村集體獲益近30萬元,新建了村文化廣場。
劉口村的做法在湯莊鄉推廣后,全鄉180多個坑塘得到治理,新增集體用地40多畝,村集體收入增加100多萬元。
楊尤莊村民程艷濤承包下家門口的坑塘后,清理垃圾,深挖蓄水,安裝護欄,設置垂釣區,魚兒水中戲、鴨子水面游、岸上人歡笑場景又呈現在人們面前。
6月1日,全縣20個鄉鎮黨委書記齊聚湯莊鄉,學習該鄉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經驗。湯莊鄉坑塘治理模式被迅速推廣到全縣500多個行政村,存在多年的廢舊坑塘治理難題被破解。
截至6月23日,全縣已治理坑塘1500多個,增加村集體收入3000多萬元,大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