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10-15
記者 韓志剛 王凱 通訊員 盧洪收
走進川匯區七一路街道辦事處新聞社區創衛馨苑小區,一條整潔清爽的道路直通院內,各個居民樓衛生死角清理得干干凈凈,樓梯間堆積的雜物不見了,就連曾經布滿墻體的小廣告也經過同色覆蓋幾無痕跡。“小區的變化讓大家眼前一亮。”小區居民李景蘭開心地告訴記者,前幾天,她的孩子從外地回來,看到小區環境的變化,專門拿出手機拍下來發給其他親戚分享。
這樣的變化,源于川匯區開展的老舊小區環境整治行動。
川匯區現有老舊小區近700個(含單體樓),樓道近5000個,涉及居民3萬多戶。為進一步推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連日來,川匯區集中人力、物力,引入專業團隊,在所有老舊小區全面推進環境綜合治理,采取先“洗臉”后接管的方式,徹底解決老舊小區環境臟亂差問題,以達到老而不臟、舊而不亂的效果,為群眾打造幸福宜居新家園。
“管家團隊”全程指導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川匯區老舊小區環境整治行動,由來自凱盛物業公司的“管家團隊”進行全程技術指導,一改過去的整治標準低、效果差的尷尬局面。
“我們引入一支優秀的專業團隊。他們參與過8次國家衛生城市創建、6次國家文明城市創建,擁有豐富的物業管理經驗。”凱盛物業公司負責人李冰告訴記者。
在專家的建議下,川匯區以社區為單位,開展集中卷地毯式老舊小區環境整治,整治對象包括老舊小區外環境、樓道以及周邊胡同,整治內容包括廢棄雜物、小廣告、衛生死角等。
連日來,川匯區各個辦事處積極行動,組建了從數十人到數百人不等的隊伍,每個社區組織一支雜物搬運小隊,派一人跟進,小區雜物處理好一個,企業跟進進行深度保潔,整治時連同周邊的小胡同一起整治。
“由于長期積累,老舊小區問題多,一個樓道4個人深度保潔,需要將近4個小時才能高標準完成。”李冰說。
保潔用上“十八般兵器”
在有著40多年歷史的畜牧局小區,記者看到,4名保潔人員正在樓道內緊張工作。他們戴著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裝”或蹲或站,樓道內外每一處衛生死角都被清理得干干凈凈,甚至細縫中的灰塵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他們攜帶的工具五花八門,有大掃把、小掃把、小鏟刀、油漆“灰白兩色”、毛刷、水桶、毛巾等,可謂是“十八般兵器”全上陣。
“這些工具各有各用。”李冰告訴記者,比如說小廣告,如果采用不同顏色的油漆覆蓋,就會產生色差,非常難看。專業術語叫“癬上癬”,在“創衛”檢查中是會被扣分的。因此,他們在作業時,需要根據墻面顏色進行調色,然后進行刷漆覆蓋,從而確保達到保潔標準。
另外,對于蜘蛛網、樓梯扶手甚至踢腳縫積塵,保潔人員都有專門工具進行清潔。
記者在創衛鑫苑小區看到,經過打掃的樓道內幾乎一塵不染,墻面上沒有小廣告,就連地下室也打掃得干干凈凈,隨意找個欄桿用手摸一下,沒有一點積灰。
在其他老舊小區,保潔人員也采取同一標準進行深度保潔,眾多曾經“灰頭土臉”的小區如今面目一新。
物業進駐解除后顧之憂
環境整治只能解決一時之急,建立長效機制才是解決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難題的治本之策。
川匯區按照深度清潔整治一個、物業公司接管一個的原則,實現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和后續管理的無縫對接。
在創衛鑫苑小區,凱盛物業公司員工李榮顯正在巡回保潔,隨時清理各種垃圾,保持小區院內和樓道等公共區域的衛生。
“上崗之前,公司對我們進行了嚴格培訓。”他說,他每隔一段時間要對小區環境進行深度清潔,清理過程有規定程序,樓道的扶手擦洗、樓梯打掃、墻體廣告清理等都有相應工作要求。
李冰介紹,目前他們對現在的老舊小區采取網格化管理,每一名保潔人員怎么干、干什么都有詳細分工。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公司還采取三級管理、聯合考核等機制,讓每一個保潔人員都積極行動起來,高標準嚴要求對待工作。
截至目前,川匯區小橋、金海、人和等老舊小區較少的街道辦事處已經完成整治任務,七一、陳州、荷花等街道辦事處整治工作則接近尾聲。隨著物業公司的陸續進駐,一個個老舊小區有了“管家”,越來越多的群眾會感受到舒適宜居環境帶來的喜悅。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