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19-10-25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申本俊
太康馬廠鎮苗木培育歷史悠久,素有“苗木之鄉”美譽,是“河南省綠化模范鄉鎮”。在“1145”產業發展規劃下,如今馬廠不少農民租金按年領工資當月算,日子真過得真愜意。
產業興,鄉村興。馬廠鎮新一屆黨委政府成立以來,為充分發揮苗木產業在實施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制定了“1145”產業發展規劃。“1145”產業規劃就是全鎮成立一個苗木發展協會,沿馬太路(馬廠—太康)、馬張路(馬廠—張集鎮)兩側發展一條楸樹苗木產業帶,建設和見、御林、旺林、金葉四個林業育苗產業扶貧基地,打造櫻花、車厘子、杜仲、迷迭香、楸樹五個產業示范園。目前,全鎮苗木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品種結構已由過去的以毛白楊為主,轉變成以楸樹為主,覆蓋大葉女貞、琵琶、合歡、欒樹、桂花、紅葉石楠、櫻花、車厘子、杜仲、迷迭香、皇冠梨、國槐、金絲柳、竹柳、法桐等20多個名、優、特、新城市綠化品種。
按照政府主導、協會引領、基地帶動、群眾參與的產業帶貧思路,落實“五帶、三優”模式,實施靶向帶動,實現貧困人口產業扶持全覆蓋,推進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即落實土地流轉帶貧、土地入股帶貧、長期務工帶貧、短工帶貧、入社帶貧,貧困戶流轉土地價格優于市場價格20%,貧困戶在基地務工工資優于普通群眾20%,貧困戶土地入股分紅股金優于平均分紅股金的20%。截至目前,全鎮四大苗木產業扶貧基地共鏈接建檔立卡貧困戶1082戶,其中土地流轉帶貧422戶,戶年均增收6000元;長期務工帶貧237戶,戶均年增收1.8萬元;短期務工帶貧289戶,戶年均增收8000元;土地入股帶貧318戶,戶年均增收1.1萬元;入社帶貧109戶,戶年均增收3萬元。
李麥行政村是馬廠鎮苗木起源地,全國“林業育苗千佳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有御林家庭農場產業扶貧基地,融合御林、茂田、建領、和見、旺林、松領六家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面積2500畝。通過落實“五帶三優”,帶動貧困勞動力300多人在此就業,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貧困戶李長春3口人,8畝地。兒子早年去世,老兩口70多歲,撫養1個正在上學的孫子,經濟壓力很大。如何讓李長春增加穩定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成了鄉村一塊心病。今年上半年,經過多次思想溝通,幫助他摒棄傳統種植觀念,把家中 8 畝地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給了專業合作社,老兩口到合作社務工,增加了一份穩定收入。實現了租金按年領,工資當月算,在家門口就能領上兩份“工資”,為順利脫貧奠定了扎實的產業基礎。
[責任編輯:牛勇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