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19-12-26
本報訊 (記者 徐松) 冬季的豫東寒風凜冽,然而在鄲城縣汲冢鎮以南5公里的一處300余畝果園里,魯莊村群眾在澆灌保苗、修剪枝條,忙得如火如荼。
以前,汲冢鎮魯莊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礎條件薄弱、無經濟支柱產業,全村524戶、2164人守著3252畝耕地以傳統農業為生。在脫貧攻堅核查中,有244戶1047人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達48.4%。
2013年,鄲城縣財政局對魯莊村進行定點幫扶。“幸福的生活是相似的,貧困的原因卻有千千萬。我們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科學整合使用財政扶貧涉農資金強產業,為魯莊村注入了長久的發展動力。”鄲城縣財政局駐魯莊村第一書記王輝說,他們扎根魯莊村6年,建設扶貧車間、安裝光伏發電、發展蔬菜大棚、強化基礎設施,如今的魯莊貧困戶僅剩7戶1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88%,已整村脫貧。
縣財政局和汲冢鎮黨委、鎮政府針對魯莊村廢舊坑塘多、小片荒多、空閑宅基多的“廢三多”現狀,為魯莊村制訂“二次創業”的林果產業發展規劃,精準使用99.55萬元財政扶貧涉農資金整理土地,把村莊內外300余畝“廢三多”整理出9片土地規劃成以黃金蟠桃、雪桃等為主的桃園,以河間軟籽石榴、突尼斯軟籽石榴等為主的石榴園,以布朗李、黑寶石李子等為主的李子園。
如今,3萬余株果樹全部種植成功,一片片果園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扶貧百果園”。汲冢鎮黨委書記王申說:“小果園成了帶動致富的大產業,幫扶成效至少5年以上,實現了產業化。可以說,這是一次投入幫扶、長遠受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鄲城縣財政局長張振新說,在魯莊村“扶貧百果園”的規劃建設上,要形成產業扶貧利益連接機制,把貧困群眾的利益連接起來,既扶貧,又扶志、扶能、扶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讓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幸福。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