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20-03-09
本報訊(記者 李瑞才)“全國羊毛衫生產基地”“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羊毛衫紡織企業32家,電腦織機6000多臺,年產羊毛衫5000萬件,產值達35億元,紡織和化妝刷兩大主導產業出口完成40.1億元……是什么讓一個平原農業大縣駛上了脫貧帶貧快車道?遍布在老子故里鹿邑縣各個鄉鎮村莊里的尾毛初加工點和羊毛衫縫盤車間給出了答案,數萬名從業人員為這些數字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把扶貧車間辦到村頭、地頭、庭院,把農村閑散勞動力資源轉化為承接產業轉移的有效資源,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闭f起自己的脫貧路,丘集鄉夏莊行政村的王巧首先感謝的是鹿邑縣大力開展的“百村千戶萬人”工程和紡織企業“千機千戶千人”進村入戶幫扶行動暨“縫盤下鄉”工程。該工程由縣產業集聚區內的紡織企業免費為扶貧車間配備縫盤機,并把半成品羊毛衫送到村代加工點,由扶貧車間組織貧困群眾在加工點或自己家中完成最后一道縫制工序,僅此一項,每個熟練工每月在家門口就可獲得5000元左右的純收益。像王巧所在的“縫盤下鄉”和尾毛加工扶貧車間,密布在鹿邑縣各鄉鎮村莊和產業集聚區,尾毛和羊毛衫縫盤加工已成為群眾穩定脫貧增收的最有效手段。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落戶紡織企業連年遞增和尾毛化妝刷產業返鄉抱團闖市場,該縣立足自身優勢,圍繞特色做足文章,深挖傳統稟賦,通過認真實施化妝刷小鎮、羊毛衫孵化園、紡織服裝創業園、織造工業園等項目,出臺政策強保障,并因勢利導在各鄉鎮設立扶貧基地(車間),把返鄉創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政府在縫盤技工培訓、扶貧車間(示范點)熟工培養、實際加工羊毛衫件數等方面給予相應補貼,按照電腦織機與縫盤用工1:2配比,鹿邑縣6000臺電腦織機便可安排12000人就業,再加上園區內的100多家化妝刷企業在鄉村的尾毛初加工扶貧點,僅兩大主導產業就帶動7.5萬名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通過這種帶貧模式,讓全縣的貧困群眾在產業鏈條上得到更多收益。①7
[責任編輯:牛勇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