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和景明時光好 兩岸秀色惹人醉
——體驗沙潁河周口原生態水上精品旅游線
鄧城葉氏莊園外景
周口關帝廟
千年白果樹
飲馬臺
葫蘆灣水利樞紐
沙潁河風光
沙潁河風光
沙潁河風光
沙潁河風光
壽圣寺塔
鄧城葉氏莊園內景
□記者 王艷/文 王映/圖
曾有詩人寫道: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運。
穿城而過的沙潁河,宛如溫潤的玉帶,把周口打包成一件禮物,贈予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
生在周口,長在周口,日日可見沙潁河,記者卻好像從未細細領略其風光。在明媚的春日里,能夠坐船沿河游覽,是幸事,亦是樂事。
站在船頭眺望,看到久違的藍天白云,心情也自然舒暢起來。船緩緩駛過,清風徐來,碧水泛波,水花朵朵。河面上,偶爾能看到小漁船駛過,打魚人緩緩地劃動著船槳,或甩出漁網,劃出美麗的弧線。偶有鳥兒從水面掠過,泛起微微漣漪。河岸上,三三兩兩的垂釣者悠閑自得,樂在其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河堤兩岸的柳樹已經青翠,柔嫩細軟的枝條在春風吹拂中婆娑起舞、搖搖曳曳。一路西行,只見岸邊樹木蔥蘢起來,各種顏色的小花兀自開著,綻放著盎然的春意,樹木的清香混合著花草的香味隨風而來,讓人不由得想閉上眼睛,陷入冥想之中。
船只行駛至商水縣鄧城鎮沙河葫蘆灣水利樞紐,大片油菜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黃燦燦的油菜花,配合著明媚的陽光、溫暖的春風、碧波蕩漾的河水,讓人心曠神怡。在這里游玩的市民徜徉在美麗的花海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每個人臉上都笑意盈盈。孩子們追逐嬉鬧,歡聲笑語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唱響在春日的沙潁河畔。
如果說秀美的風光是大自然的天成之作,那么沿河兩岸一處處文物遺存,則是屬于這片土地珍貴的故事、記憶、歷史和底蘊。
蜿蜒曲折的沙潁河在這兒輕輕地轉了個彎,歷史的河流也在這兒緩緩轉了個彎,泊進了一處古雅清幽的去處——商水古鎮鄧城葉氏莊園,一個有著“中原小故宮”美稱的莊園。古樸的院落,曲折的回廊,高高翹起的屋檐,是中國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組群建筑。俯仰皆是精美的磚雕、木雕,繁復細致的花紋、云樣,那么委婉地訴說著主人的審美情趣。背后的沙潁河蕩漾的河水似乎飄來了葉家發家的歷史。靠水運發家成為當地巨富的葉氏,從清康熙年間始,歷時半個多世紀,耗銀百余萬兩,完成了占地2萬平方米、以三個大院為主的葉氏莊園建筑群。時代滄桑掩不住歲月的痕跡,在這里,記者看到了歷史的腳印、聽到了歷史的足音。
位于鄧城鎮沙河南岸,西距葉氏莊園兩公里,南距白果樹一公里,與白果樹相互印證著一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王莽趕劉秀的傳奇故事。傳說王莽趕劉秀時,劉秀騎馬經過此處,馬累得口吐白沫、奄奄一息,再不喝水就跑不動了,劉秀下馬一看,雖然在沙河邊,但是堤高水遠,人和馬夠不著水,又下不去,怎么辦?這時劉秀說:“要是這里有個臺子,讓馬一伸頭就能喝到河里的水就好了。”因為他是“真命天子”,話音剛落,河堤真的徐徐下降,成了一處馬兒一伸頭就能喝到水的臺子,“飲馬臺”由此得名。駐足飲馬臺,浮想漢代的風云際會,讓人扼腕感慨。
與全國眾多的佛塔一樣,歷經千年的風霜,位于商水縣郝崗鎮北常社店村的壽圣寺塔依然保存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該塔始建于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為六角九級,磚塔高41.5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內設有塔心室,室內砌有盤旋踏道,可逐層登高遠眺,塔內的臺階僅夠一人前行,越往上空間越窄。該塔雖歷經戰火、地震侵襲,仍巍然屹立、毫不傾斜。它的完整存在,為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傳播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佐證。該塔在豫東的同類建筑中是年代最久、塔體最高的一個,被錄入《中國古塔精萃》之中。
走出壽圣寺塔,已是夕陽西下。落日余暉中,沙潁河好像也從白天的喧鬧中沉寂下來,紅彤彤的晚霞映滿河面,此景如此恬靜迷人。河的對岸是西華逍遙鎮,晚風好像吹來了胡辣湯的香味……
河水應該也是有記憶的,城市的氣質和韻味,都在這條河流的褶皺里。它就像一位老者,見證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曾經,“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漢皋”的周家口盡是繁華。如今,“滿城文化半城水,內聯外通達江海”的中原港城揚帆起航。
風情靈秀的沙潁河,正向世人訴說著周口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