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20-03-31
記者 徐松
近年來,鄲城縣委、縣政府堅持黨建引領增強向心力,發揮統戰聯誼交友優勢,用親情呼喚游子歸,送政策激發創業潮,筑平臺展現新作為,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催生了一支動能強勁的生力軍——新鄉賢。
新鄉賢慷慨解囊勇當先鋒參與疫情防控,踴躍捐款助力基礎設施建設,返鄉創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獻智獻策凝聚鄉鄰萬眾一心,握指成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向善引領鄉風垂范鄉里,匯聚成奔涌的洪流勢不可擋。如今,鄲城縣走出了“黨建+新鄉賢”的成功路子,正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為鄲城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黨建引領 群賢畢至
新鄉賢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每個鄲城人的心底,都有一份為家鄉奉獻一己之力的情結。黨委、政府的正確引領,為鄉賢奉獻家鄉指引了路徑、營造了環境,讓人人都能看得見家鄉變化、留得住鄉愁、找得準定位、出得上力氣。如今,這支隊伍已經突破2萬人,為鄉村振興匯聚了新動能?!碧峒靶锣l賢一呼百應助力家鄉發展,縣委書記羅文閣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鄲城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出臺《鄲城縣關于加強新時代鄉賢工作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按照“黨建引領、政府主導、鄉賢助力、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建立在黨委統一領導下,以村級黨組織為核心、新鄉賢組織為補充、村民廣泛參與的鄉村治理新模式。
千淘萬漉出真金,不拘一格降人才。聯誼交友是統戰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內容。鄲城縣委統戰部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首先動員在縣鄉村躬耕奉獻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老專家等德高望重人士,憑借他們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廣泛收集退休返鄉的機關干部、耕讀故土的賢人志士、德高望重的基層干部、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業界精英,和有一定經濟實力、創新創業帶動力較強的非公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農業產業帶頭人、“種養加”大戶,以及在專業技術知識領域有一定造詣和影響力的各類人才聯系方式,建立“新鄉賢”人才庫,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家鄉情呼喚,積極吸引游子反哺家鄉。
為了讓鄉賢有奮斗平臺,該縣圍繞“四有”標準建強鄉賢會組織,即有專職人員干事、工作不落空,有固定場所聯誼、鄉賢有個“家”,有規章制度理事、行事有規則,有工作品牌引領、鄉賢展賢能。每年的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該縣都會組織新鄉賢代表、成功人士召開聯誼會,圍繞全縣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結合產業發展、基層黨建、美麗村莊、鄉風文明等重點任務,溝通感情、碰撞商機、廣交朋友、共話發展,匯聚了磅礴力量。
典型帶動 百花競放
新鄉賢爭當家鄉發展領頭雁
“我們通過開展‘筑巢引鳳’‘引鳳還巢’‘引鳳筑巢’等工作,引導鄲城籍企業家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公益幫扶、商務幫扶、基礎設施建設幫扶等形式,吸引在外鄲城籍企業家反哺家鄉。政府對愛心企業給予資金、稅收、培訓等廣泛的政策支持,根據企業的投入情況、扶貧措施、扶貧成效,評選‘幫貧濟困愛心企業’,大張旗鼓進行表彰,并樹碑立傳、編入縣志,形成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共助家鄉發展的良好氛圍。”鄲城縣政府縣長李全林說。
在家鄉,鄉賢通過“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等,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激發農村產業集群效應,建設農業產業特色鄉村。在他鄉,以鄉賢會為平臺,聯合各地商會,有針對性地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系列聯誼交流活動,推介鄲城優質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項目等,吸引廣大在外鄉賢積極投身家鄉經濟建設。
走進鄲城各鄉鎮,隨處可見在黨委、政府的引領之下,在數十條普惠政策的扶持下,新鄉賢百花競放,爭當家鄉發展領頭雁。李彪投資近2000萬元在寧平鎮創辦萬眾新能源有限公司,帶動周邊群眾200余人進廠務工,人均年收入近4萬元;復旦大學畢業生王文一返鄉創建萬豐源農業科技園,帶動260多戶脫貧致富;在江蘇打拼多年的陳政治,把高端理發刀剪生產車間搬回虎崗王寨,30多名工人的月薪最高的達6700元。還有些帶頭捐資捐物助力家鄉發展的新鄉賢,匯聚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熱潮,新鄉賢參與脫貧攻堅、“六村共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的氛圍正濃。
特別是在全縣54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中,一個個村莊發生蝶變、出類拔萃,這些村緊緊抓住縣財政投入的200萬元建設資金杠桿,匯聚了更強的鄉賢力量,撬動了更多的社會資金。汲冢鎮謝寨村史少華帶頭捐款突破200萬元,為村里建設了4000余平方米的頤景園,美化了環境。像史少華這樣的鄉賢,在鄲城縣不勝枚舉。如今,該縣新鄉賢捐資突破千萬元,為鄉村振興蓄滿了后勁。
正確引導 情牽萬家
新鄉賢引領鄉村振興文明風
黨建引領、一心向黨,助力發展、爭當先鋒。引領鄉風文明,新鄉賢更是風向標。鄲城縣各地鄉賢會紛紛成立了“評理堂”“賢議堂”“議事堂”等,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社會治理、調解基層糾紛,維護了一方和諧。
秋渠鄉靳莊村尚某與李某多年的宅基糾紛,經過鄉賢會調解,兩家的“疙瘩”解開了;巴集鄉屯民村巴某和郭某因為耕地邊“隔離溝”多年口舌之戰從未停止,鄉賢會“評理堂”深知矛盾的癥結所在,經過兩次調解,兩家關系也變得融洽。
在鄉賢會,不僅有這樣的調解員隊伍,還有主動參與平安建設的巡邏員,每天義務為村民站崗,全縣群眾安全感指數躋身全省第一方陣;有義務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的環衛人員,守護著小村潔凈,523個行政村爭相比美;有自覺監督黃賭毒的人民群眾,村口的麻將場慢慢消失;有身懷書法繪畫特長的書畫家,免費為村里繪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主題宣傳標語和圖畫,讓小村充滿文化氣息……
汲水鄉押嶺村是典型的貧困村,人人爭當鄉賢成時尚,全民動手綠化荒地12600平方米,栽植行道樹2300多株,整理廢坑塘8處,現在的押嶺村是人心齊、環境美、民風良的新時代美麗鄉村;秋渠鄉靳莊村原來是擁有24個臭水坑、道路無硬化的“窮鄉僻壤”,如今成為全縣乃至全市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汲冢鎮謝寨村成長為省級文明村。
在這些村莊里,踴躍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新鄉賢成為協助村黨支部推動家鄉發展的領頭雁,全縣的鄉村正爭先恐后,從“一村美”向“村村美”奮進。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鄲城縣委統戰部向全縣各鄉賢會組織發出“傾情貢獻共克時艱,守望相助建設家園”的倡議后,新鄉賢的戰斗合力厚積薄發,他們主動請纓上“疫”線,聯防聯控、排查摸底、宣傳動員;他們慷慨解囊助力防控,捐款180多萬元,捐贈口罩21萬余個、消毒液100余噸以及20000余件食品、保健品等物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鄲城新鄉賢的社會擔當和奉獻精神。
瞭望1490平方公里鄲城大地,提升鄉風民俗,傳播詩書禮義,煥發德行光芒,修復鄉村記憶,聚攏鄉愁文脈,推動鄉村振興,新鄉賢隊伍助力鄲城縣高質量發展厚積薄發風正勁、步伐鏗鏘帆正滿。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