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20-06-01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杜林波
駐村以來,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駐沈丘縣蓮池鎮文殊庵村第一書記王勇,時刻牢記服務為民的宗旨,如今,文殊庵村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勇在駐村工作中也實現從無從下手到得心應手。
“作為‘第一書記’,駐村不僅人駐,更要心駐。”這是王勇成為駐村第一書記后埋藏在心底的一句話,更是他開展駐村工作的座右銘。
駐村后,王勇實施“精神扶貧”,引導貧困群眾增強自立自強,不敢貧窮的意識,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爭做有責任,有擔當、有追求、有志氣、有作為的新型農民。
文殊庵村一戶貧困戶王東亮,家中5口人,王東亮因車禍,失去配偶,王東亮肢體造成二級殘疾,兩個兒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還有其父母年齡70多,沒有勞動能力,王東亮身殘志堅,王勇幫助其通過金融扶貧貸款,發展養殖業,去年年收入5萬多元,家庭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今年又準備發展白玉蝸牛養殖項目,成為村里的創業致富帶頭人。
另一戶王祖民,2口人,戶主今年67歲,無勞動力,其女兒王巧就讀高中二年級,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王勇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鼓勵王祖民發展養殖(養羊)業,對其王巧開展教育資助,資助其學費和生活費,保障其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置身于文殊庵村的扶貧車間,平均每天有24名村里的婦女在服裝加工車間務工。她們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孩子又能每個月2000多的收入。
據統計,2019年中國信科集團捐款120萬元,去年平安村建設用了20萬元,剩余的款項正在進行整治村容村貌,把村里南面的一個比較大的坑塘建成村民教育、觀光、休閑、娛樂相結合的場所,有健身步道、有文化走廊。并把它命名為“信科幸福大道”,希望也能過成為文殊庵村的鄉村振興大道。
記者在采訪時,王勇分享了他的駐村經驗。
——要依靠單位、依靠組織,經過原單位領導、掛職干部的調研,落地了呼叫中心產業,對吸引人才返鄉就業、解決留守婦女問題有很大的意義。
——要結合本村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引進企業,比如文殊庵村的扶貧車間的服裝加工,留守婦女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要和群眾心交心,做群眾的貼心人、知心人,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下一步,王勇說,對于村里扶貧車間,將繼續導入公司訂單和積極與企業方對接,確保車間訂單量充足,務工人員有活干,維護好車間運營環境,確保村集體經濟和務工人員收入可持續增收。
同時,王勇將繼續帶領村民做好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效銜接,通過人居環境改善,重點打造村原有的廢舊坑塘(1200平方)堅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打造黨建促脫貧為主題的文化長廊,垂釣親水樂園,休閑娛樂園區,將文殊庵村打造成宜業、宜居、宜養宜游的美麗新農村。
在此基礎上,繼續搭建創業平臺,吸引外出返鄉成功人士回鄉創業,投資建設農產品加工項目,通過盤活集體資源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王勇說:“第一書記,就是黨撒在基層農村的種子,在中國夢綻放的田野和山崗上,生根發芽。”
[責任編輯:袁甜甜]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