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20-11-10
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孫玉君 朱云英 張俊標
時入初冬,在1490平方公里的鄲城大地上,脫貧攻堅總攻戰鏖戰正酣。
如何盡職盡責守好這片土地?如何強化保障精準用好這片土地?如何盡銳出戰助力脫貧攻堅?鄲城縣自然資源系統在縣委、縣政府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布局中,發大力、出實錘、下狠招,發揮行業部門職能優勢,開展空心村整治,加大不動產登記改革力度,用好用活自然資源政策,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精準用好土地,保障縣域經濟發展
這一方土地,是發展產業、強農富農、戰勝貧困的主陣地,更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鄲城縣自然資源局用足用好有關扶貧項目用地利好政策,加大用地指標爭取和新增建設用地報批力度,成效明顯。
2018年以來,該縣共組織上報用地40個批次,總面積近1.9萬畝,保障了省市縣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和扶貧項目用地,做到了項目用地應保盡保;調整扶貧項目用地規劃、縣級規劃、鄉鎮規劃,調整面積12996.46畝,保障了農高區、靜脈產業園項目和扶貧車間、村室、文化廣場等項目用地需求;積極推進重點建設用地預審工作,完成了智圣大道、丹城大道、南環路東延、城中村改造、龍源風電、豫能風電等省市縣重點項目和縣直各單位的用地預審工作,土地價值更加凸顯。
鄲城縣全面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2018年以來共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112宗,收取出讓金51.97億元,從資金支持方面有力助推了縣、鄉、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這對于彰顯自然資源部門職能作用、助力脫貧攻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縣鄉村三級收入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空心村”整治,繪就農村新圖景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鎮,一些傳統農區農村常住人口減少,房屋荒棄,宅基地閑置,村容破敗,“空心村”問題逐漸凸顯。同時,現行土地管理政策要求建設占用耕地“占一補一,占補平衡,增減掛鉤”,保持耕地總量不減少。這對于自然資源部門守好一方土、盡好一份責,是一項挑戰,也是一次機遇。
鄲城縣從2018年在全縣19個鄉鎮全面開展空心村整治,截至目前已整治增減掛鉤指標23000畝(僅2019年就已整治出9720多畝),保障全縣570個建設項目用地9200畝,不但充分保障了項目用地需求,而且歸還了新型社區和增減掛鉤先建后拆項目欠賬1900畝,在全省交易平臺備案5700畝,交易4847.5451畝,共為縣財政貢獻55.42億元。通過“空心村”整治獎補各鄉鎮資金1.7億元,平均每個鄉鎮900萬元,個別鄉鎮達到了1200萬元,這些資金全部用于鄉鎮、村脫貧攻堅和“空心村”整治工作經費,從資金方面助推了縣、鄉、村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改善等工作。
優化營商環境,不動產登記更出彩
守好土地、保障用地,更要服務好這片土地。近年來,鄲城不動產登記中心堅持以“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為抓手,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審批辦理流程,便民政務服務連年實現提速,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如何讓辦事人員“最多跑一次”?該縣通過對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不斷進行補充完善和優化,實現了省、市、縣三級信息平臺全面貫通;積極主動與住建、稅務部門銜接,搭建了不動產登記共享交換系統,實現了不動產登記與住建、稅務部門的信息實時互通共享;推進政務服務標椎化和政務流程再造。從2019年起歷經3次提速,已經領先于全國統一辦理時限。此次辦理時限提速至“211”的先進工作經驗,被中國自然資源導刊等多家媒體報道。同時,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也是快馬加鞭,一路領先。
助力脫貧攻堅,盡銳出戰立新功
在脫貧攻堅戰中,鄲城縣自然資源局守土盡責,管好、用好、服務好一方土地,盡己之責、擔己之任,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同時,該局還肩負著汲冢鎮、張完鄉等鄉鎮25個行政村的定點幫扶任務,積極協調相關方面資金2.81億元,實施土地整治項目9個,土地整治規模26493.55 公頃,為幫扶村修建村室和文化廣場、修通道路、新建橋涵、打好機井、架設高低壓線,引進產業進駐扶貧車間,讓貧困戶足不出村即可就業創業,實現脫貧致富。目前,25個村已全部脫貧,剩余貧困戶也將于年底前脫貧摘帽,為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強有力自然資源支撐和保障。
在推動生態扶貧促振興方面,該局落實生態護林員幫扶機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轉化為生態護林員,在全縣488個行政村每村選聘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動員8個示范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經濟林2000畝,每個專業合作社每年結對幫扶當地至少3戶以上貧困戶脫貧,達到“聘用一人護林,帶動一戶脫貧”效果。
喜看鄲城大地,鄲城縣自然資源系統把一項項“含金量”很高的自然資源政策通過落地實踐,結出了金燦燦的成果,改善了自然生態環境,為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讓貧困群眾脫貧摘帽奔小康。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