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0-11-27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 記者 宋馨 通訊員 許志敏
白龍王村位于周口市太康縣獨塘鄉,原名叫“白理王”,因為一個美麗的傳說而改名“白龍王”。這里民風樸實,卻因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結構單一,集體經濟為零,全村人口1216人,貧困人口達203人。
自太康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與白龍王村結對幫扶以來,全力為白龍王村謀劃發展思路,通過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精準打開了該村脫貧致富的“密碼”,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如今走進白龍王村,道路干凈整潔,院落錯落有致,房前屋后樹木搖曳,村民說說笑笑,一副幸福模樣。“白龍王村以前可不是這樣,以前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獨塘鄉鄉長劉衛亞介紹說,“能變成如今模樣,和縣煙草專賣局的幫扶是分不開的。”
2018年,太康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派丁建鋒到白龍王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他對當時村里的情景仍記憶猶新:村委會三間破房子,開個會都沒地方;村兩委班子成員年齡最小的47歲;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沒有下水道,不通自來水和天然氣。脫貧致富,基礎先行。2019年,由太康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出資十多萬元為白龍王村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配套了辦公室設備、農村書屋、黨建文化宣傳欄等,打造氛圍濃厚的黨群活動場所;著力提升村里基礎建設,積極協調項目資金投入,實現了村里主干道路硬化,下水道鋪設3000米,自來水、天然氣全覆蓋。同時,經丁建鋒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動員自身能力強、擁有大專學歷的高偉山擔任白龍王村黨支部書記,配強配齊了村兩委班子。
基礎工作夯實了,關鍵還要靠產業帶動。白龍王村有1560畝肥沃的土地,怎么才能讓“金土地”種出“金疙瘩”,經實地調研,丁建峰和村兩委班子決定把種植業轉型作為發展方向,由村兩委牽頭成立合作社,以每畝每年75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800多畝,種植丹參、益母、辣椒、毛豆等,以此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在合作社打工時間比較自由,既能接孩子上學放學,又能掙錢。”正在合作社里摘辣椒的王小花高興地說。王小花在家照顧兩個孩子,曾因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少了一份收入。現在她每天掙80多元工資,基本夠維持一家人的日常開銷。“合作社一年四季都需要村民幫忙,特別是秋收時用工達100多人。”高偉山介紹說。
2018年9月,白龍王村占地100畝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建成。為真正建為民所用,丁建鋒一戶一戶動員貧困戶承包大棚,從啟動資金到技術支持,再到后期訂單銷售給予幫助,徹底解決貧困戶“前后”之憂。
“剛開始有顧慮,怕種不好不掙錢。多虧丁書記特地請的專家給俺指導,連二茬葡萄都供不應求。”貧困戶宗愛國自豪地說。宗愛國承包了3畝大棚,種植“陽光玫瑰”葡萄,畝純收入達8000余元。秋冬季,在葡萄園里套種蔬菜,又能收入1萬多元。同時,他不僅自己脫貧,也間接帶動了村里的貧困戶增收。今年,他的葡萄園請了3名打工者,一個多月的時間支付了6000多元工資。
在發展農業的同時,白龍王村規劃建成了1000平米的扶貧車間,目前扶貧車間年工業產值達到700余萬元,在廠務工工人工資每月可達3000元左右;光伏發電項目收益80%用于貧困人口公益崗位工資,真正實現了人人有工作、有收入、有奔頭。
物質生活條件好了,精神文明要跟上。太康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助力白龍王村脫貧的同時,大力抓鄉村文明建設,先后協助村委開展“最美家庭”“勤勞致富標兵”等評選表彰活動,樹立新風尚,傳遞正能量。
產業興旺,設施完善,環境宜居。如今的白龍王村舊貌換新顏,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廣,日子越過越紅火,村民每天都有好盼頭。②18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