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0-12-30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付永奇 王辛泉 文/圖
“2021年,合作社要流轉托管土地10萬畝,全部種植訂單小麥,力爭收購、銷售糧食8000萬斤。”12月30日上午,在商水縣舒莊鄉萬畝連片高標準農田里,21歲的新農人杜慧哲看著剛剛被雨雪滋潤過綠油油的麥田,向記者透露了他為自己設定的新年小目標。
杜慧哲,商水縣舒莊鄉人,其父杜衛遠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曾受到國務院原總理溫家寶的接見。自幼熟悉農業生產的他,從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便加入到父親創辦的河南發達高產種植專業合作社。由于年紀輕、懂技術、會經營,他被社員稱為“二老板”,并于今年11月被評為商水縣十佳農民,成為全縣新生代職業農民的代表。
“這個季節天氣嚴寒,麥葉發紅、發紫或打卷,一般都是因為受到冰凍傷害或農藥殘留的毒害。” 杜慧哲拔出一株麥苗,仔細察看葉面和根系后說:“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讓國人吃上放心糧,僅靠化肥和秸稈還田還是不行的,要大力推廣生物菌有機肥,主動向綠色農業邁進。”
杜慧哲的快速成長讓父親欣喜不已,把合作社的農機維護、訂單統計、無人機管理、糧食儲存、有機肥研發等工作全部交給了他。杜慧哲也不負眾望,幫助父親充分發揮合作社組織農民共同致富的最大效應,流轉或托管周邊鄉鎮土地8萬畝,實行統一測土配肥、土地深耕、病蟲防治、收割晾曬等,并加價收購優質小麥。全年收購小麥5000多萬斤,大部分訂單銷售到省內外一些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僅蘭州一家糧食加工廠就采購小麥700多萬斤,用火車運送了一個星期才運完。
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合作發展共掙錢。今年,合作社在高標準農田里種植的小麥依靠科技戰勝天災實現豐收的經歷讓他認識到,通過土地流轉或托管把“單打獨斗”的農民組織起來,或本地就業或外出務工,使種地成本下降、糧食產量提升、農民收入增加,是帶領家鄉父老過上全面小康生活的重要途徑,也是他這個新農人制定新年小目標的初衷。
“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杜慧哲告訴記者,2021年,合作社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將大力推廣自己結合農村廁所革命研發的生物菌有機肥,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開展農業種植,全程控制質量,讓糧食產量高起來、糧食質量優起來、農民腰包鼓起來、鄉村環境美起來,為國家農業生產向綠色生態方向發展探新路。②8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