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21-01-28
一下太康高速出站口,就能看到“好人之城 孝善太康歡迎您”的標語。
記者 馬治衛 文/圖
“好人公園”“好人一條街”“好人長廊”“好人事跡展”……走進太康,目之所及皆是“好人”的圖片、事跡和設施,置身縣城如同走進了“好人世界”。更讓人為之一振的是,截至2020年12月,太康一個縣竟有68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居全省縣級城市首位、全國前列,太康“好人之城”因此美名遠揚,“太康好人”這塊“金招牌”也越擦越亮。
太康縣是如何讓“好人現象”演變成“好人效應”的呢?帶著幾多期許和欽佩,記者日前近距離接觸、聆聽、感悟并追尋這些“中國好人”,感受這座“好人之城”的獨特魅力。
凡人善舉擦亮“太康好人”品牌
太康是人口大縣,近年來,該縣在承襲傳統美德、崇尚真善美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好人風尚”澆灌干部群眾的精神土壤,讓“好人現象”逐步演變成“好人效應”,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趙志發是太康縣第19位當選的“中國好人”,同時他也是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
“老趙20多年如一日照顧植物人妻子,不離不棄;既當爹又當媽,辛辛苦苦拉扯兩個孩子,嘗遍了人間辛酸,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說起趙志發,村民敬佩地豎起大拇指。
趙志發會一手好木工活,是上世紀90年代全村第一批外出務工人員,生活相對富裕。1999年,趙志發的妻子在送他外出務工的路上,被摩托車撞傷,顱內大量瘀血,經開顱治療,雖保住生命,卻成了植物人。
談及過去,趙志發搖了搖頭說:“難!”當年,女兒10歲,兒子8歲,全家僅靠5畝農田維持生計。
為了給妻子治病,他把親戚鄰居全借了一遍,債臺高筑。醫生認為其妻子最多能活一年,建議他放棄治療,以免“人財兩空”。
面對高額的治療費用,趙志發和子女沒少作難,除了借錢,就是省吃儉用。20余年的心血付出,換來了妻子的生命延續,換來了子女的學業有成,換來了苦盡甘來。“丈夫照看妻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我會守護照顧她一直到老。”采訪中,趙志發樸實的話語詮釋著平凡中的偉大。
趙志發、王勇、李丹、薛華杰、王桂芳、郭祥生、陳國廠、賈雨醒……隨著采訪的深入,一個又一個“太康好人”走進記者的視野。這些“中國好人”,有的敬業奉獻,有的見義勇為,有的孝老敬親,有的助人為樂,有的自強不息……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出一篇篇感天動地、蕩氣回腸的精彩篇章。
文明沃土孕育“好人群體”
太康厚重的人文底蘊,為“好人輩出”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太康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樸厚重的民風民俗,造就了太康人善良、真誠、敦厚、俠義的品質。無論在家鄉務農還是在異地務工,他們都在以實際行動傳承著愛國、愛鄉、助人為樂、扶危濟困、見義勇為、自強不息等傳統美德,維護著當今社會的公序良俗。太康“好人輩出”的疊加效應,樹起了太康人見義勇為、俠肝義膽、樸實善良的良好形象。
2009年,太康農民工王文田、謝鳳運、劉金行在廣東九江斷橋旁舍命攔車,太康籍武警戰士徐軍在安徽污水河中救出4名落水群眾,老農衡明貞在公共汽車上勇斗歹徒,這5位感動中國的見義勇為人物讓太康大地熱潮涌動。一時間,太康說英雄、議英雄。于是,明智的太康縣決策者們提出了星級人物評選構想,經過多次研究,最終確定為“十行百星”評選。
這項評選活動由太康縣委、縣政府發起,縣委宣傳部和縣文明辦具體實施,每年評選創業之星、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優質服務、平安建設等十大類別的“百星”人物。
同時,太康縣文明辦注意收集掌握先進典型的事跡,要求各單位每月上報一名“身邊好人”,年終進行群眾推薦、單位初評、網絡投票總評,確保評出的“十行百星”群眾認可。
評選做到與時俱進,隨時代發展及時對評選類別進行調整。后來,又陸續增加了科技創新明星、納稅明星、服務發展明星、志愿服務之星、師德醫德之星、平安建設之星等,真正讓評選活動保持活力。
在此基礎上,太康縣開展了系列先進典型選樹活動,每年選樹“最美誠信企業”“最美勞動者”“最美村官”等23類先進典型人物,列為“十行百星”候選人。
為更好地與“中國好人”評選機制相銜接,太康縣設立縣鄉村三級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員崗位,將各級“好人”評選工作下移基層,形成有力抓手,確保“縣級好人”“鄉級好人”評選能夠覆蓋全縣各個鄉鎮和行政村。這種層層遴選的長效工作機制為“好人輩出”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歷屆全縣“十行百星”表彰大會上,縣主要領導都會出席,并為“百星”人物頒獎;各類英模人物載譽歸來,縣主要領導也都會前去迎接;獻愛心、做義工時,縣主要領導也會經常參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完善機制打造“好人之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據了解,無論是“中國好人”,還是其他各層次和行業“好人群體”的評選,都應得益于太康縣利用九年的時間不斷探索創新的“十行百星”評選這個平臺。
為發揮“百星”人物在社會生活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讓草根英雄爭當“明星”,助推鄉村文明建設,太康縣“十行百星”評選又創新釆取了“三推三評”方式。“三推”即“三級推薦”,村民小組向村委推薦、村委向鄉鎮推薦、鄉鎮向縣評選辦公室推薦;“三評”即“三級評選”,村級開展“孝順媳婦” “孝順兒子” “好婆婆”等榮譽評選,鄉級開展“好鄉賢” “好媳婦” “好婆婆” “鄉級好人”等榮譽評選,縣級開展“十行百星”等榮譽評選。
太康縣委網信辦主任張照營介紹,自2009年“十行百星”首屆評選至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積極參與。該縣通過這個平臺,發現了更多“好人”,樹立了更多典型,形成“好人”評選“接力賽”。這一活動已經成為太康縣的“全民年度盛典”之一,也成了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锃亮名片。為建立健全對道德模范精神禮遇和物資幫扶的長效機制,著力解決道德模范工作、生活、學習上的困難和精神上的需要,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道德模范的禮敬關愛,樹立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該縣出臺了《太康縣“太康好人”禮遇幫扶實施辦法》。
為此,縣財政每年撥付100萬元設立“太康好人”幫扶資金,幫扶資金暫由縣志愿者協會管理。“太康好人”幫扶資金項目接受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及自然人的捐贈。縣財政每年根據使用情況補充撥付一定資金,保障“太康好人”群體的禮遇、幫扶、救助等工作的運行。縣主要領導每年對“太康好人”進行慰問,今年已幫扶慰問100名生活困難的“太康好人”。同時,“太康好人”享受勞動模范、慶典活動、醫療保健、公共交通等各方面的禮遇。
為大力弘揚“太康好人”的先進事跡,太康縣已連續出版11期《星耀太康》系列圖書,并發放到全縣各單位。同時開展了“網聚正能量·追夢太康人”“爭做太康最美抗疫人”“鄉村光榮榜”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讓好人政治上有地位、物質上得實惠、精神上受鼓舞。
為更好地搜集、發現、挖掘、推廣“好人”, 太康縣建立網上“太康好人館”,歸納整理并集中推介全縣各層次“好人群體”;每月擇優推出3至5名“百星”人物和其他類型先進典型人物事跡,在各級媒體展播,并積極向上級評選組織推薦;為讓“十行百星”活動評選出來的“平凡英雄”的感人事跡走進千家萬戶,太康縣每年把“十行百星”事跡制成版面,在城區繁華地段燈桿廣告位置長期懸掛展出;為了讓更多群眾知曉“好人”,調動縣鄉村三級推薦和自薦“好人”線索,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專門設立“好人好事”資料庫;在縣城繁華地區打造“ ‘中國好人’ 一條街” “誠實守信一條街”,建立“太康好人園”,讓“好人”帶動“好人”,讓“好人”感染“好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為持續培育“太康好人”品牌,太康縣建設“好人之城”的新一輪規劃也新鮮出爐,“好人之城”的打造在不斷深化、拓展和提升。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康“好人之城”這塊金字招牌一定會更加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袁甜甜]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