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網
2021-02-22
“覺得很威風”,是一些涉黑未成年人在實施犯罪時的切身感受。近年來,我國各地發生的涉黑涉惡案件中,犯罪組織成員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而且呈現出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發案率逐年上升的趨勢,一些在案發地社會影響較大的尋釁滋事、敲詐勒索、聚眾斗毆等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竟大多出自那些看上去滿臉稚氣的孩子之手。
專家指出,未成年人對黑惡勢力的認知極不成熟,極易遭到黑惡勢力團伙的教唆和吸收,成為黑惡勢力團伙的骨干成員,因此,防止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刻不容緩。
數字逐年上升是一種警訊
2020年4月23日,最高檢公布了3起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典型案例:
福建男子謝大應2017年刑滿釋放后,與人先后拉攏、招募、吸收多名未成年人(其中15名在校學生,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城中村一帶欺壓、殘害群眾,為非作惡,稱霸一方。2018年12月,法院依法判處謝大應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廣東省陽山縣,以李伍仔為首,張四中、羅小強(未成年人)等6人為固定成員的惡勢力犯罪集團,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欺壓當地百姓,擾亂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2019年12月,經陽山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對李伍仔等人作出判決,依法判處李伍仔犯尋釁滋事罪、妨害作證罪、故意傷害罪、非法采礦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
河北省新河縣,靳白宇自2018年10月以來,多次在QQ群發布收買銀行卡的信息,雇用溫俊生、劉明亮、安明宇(3人均為未成年人)形成販賣銀行卡的惡勢力犯罪團伙,采取威脅、非法拘禁等手段進行違法犯罪活動。2019年12月31日,靳白宇因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數罪并罰,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
2020年4月,最高檢檢委會專職委員萬春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雖然從整體上看人數總量不大,占同期犯罪比例不高,但數量逐年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的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受理審查起訴的未成年人數分別為84人、428人、552人,2018年、2019年比上年分別增長了410%和29%。萬春表示,更突出的問題是,一些黑惡勢力利用刑法關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有意將未成年人作為發展對象,以此規避刑事處罰,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無論是對社會和諧穩定還是對未成年人成長都危害極大。一些專家也指出,未成年人涉黑犯罪數量有所回升,無論對于有關方面、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都是一種警訊,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犯罪手段簡單粗暴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靳高風對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問題有過深入研究。靳高風認為,就全國情況來看,未成年人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情況很少,但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情況不少。在未成年人參與的涉黑涉惡案件中,犯罪手段簡單、暴力性強是此類案件的一個主要特征。面對被侵害對象,一旦犯意產生,便立即實施,或公開糾纏,或暴力相加,對被害人施以身體和精神鉗制,使其不敢反抗、不能反抗。
江蘇省揚中市檢察院辦理過一起強迫賣淫案。年僅17歲的女孩張某不但自己多次賣淫,還強迫10歲的張某某賣淫。張某等人為控制張某某,采取打耳光、腳踢、揪頭發等手段威脅,還押送張某某到賣淫的房間,事后在房間門口收到錢后再把張某某押走。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檢察院受理未成年人涉黑涉惡案件5件63人,從這些案件的作案手段來看,未成年人在涉黑涉惡斗毆過程中往往持殺傷力較大的工具,互毆過程中下手較重且不自知,造成嚴重后果。
經辦案部門大量調研發現,近年來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的主要特征是“五多一集中”——共同犯罪多、從犯多、男性多、無業人員多、學生多;犯罪類型比較集中(主要是聚眾斗毆、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敲詐勒索這些犯罪)。
調研還顯示,未成年人涉黑犯罪中,單獨的個人犯罪基本上沒有,絕大多數都是參與到某個涉黑組織中,與他人共同實施犯罪行為。在這些涉黑犯罪中,未成年人不是某起案件的組織者或領導者,他們均為從犯,在犯罪過程中,主要聽命于他人指揮,個人不參與策劃、組織,在實施犯罪過程中也不是主動參與者,實施部分犯罪的作用多體現為次要作用。且這些未成年人的年齡一般以16歲至18歲之間的居多,少數的也有十二三歲的孩子,文化水平一般以初中居多,普遍存在輟學的情況。
有向校園滲透的趨勢
從專家和辦案機關的調研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涉黑犯罪中,因教育欠缺導致或引發未成年人犯罪的占60%以上。
重慶市南岸區和巴南區法院曾對1700多名未成年犯作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未成年犯缺乏家庭和學校的關心,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差而又敏感的未成年人,他們容易產生自暴自棄和逆反心理,在學校和家庭這兩個重要的溝通渠道被堵住后,他們只有向社會、向同齡人傾訴心聲。一些犯罪組織就是利用了這一心理,誘使他們加入小團體甚至黑社會性質組織,讓他們從學校中的“邊緣化群體”蛻變為社會上的“邊緣化少年”,最后成為“問題少年”和黑惡組織的成員。
四川省瀘縣警方曾破獲一起由近百名在校學生參加的“新龍會”涉黑案件。“新龍會”主要以學生為主力,普通成員最大的16歲,最小的僅14歲,該組織在鄉鎮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攔路搶劫、盜竊公私財物、尋釁滋事、打架斗毆等違法犯罪活動,在當地的學校和民眾中引起了強烈的不安和恐慌。
2017年10月,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20歲的高思國刑滿釋放后,通過殷某(17歲)結識了邱某(16歲)和郭某(17歲),為坐大勢力,高思國又先后拉攏、吸收了多名未成年人入伙,逐步形成以他為首的15人違法犯罪團伙。
這個團伙,有11人是未成年人,其中4人為在校學生。辦案檢察官鄒月圓說,高思國等人拉攏、吸收成員的目的性很強,他們專門尋找因學習成績差、單親等原因在學校和家庭中不被老師、家長關注的未成年人進行拉攏,再利用這些孩子對其身邊同齡群體產生影響力和滲透力,通過暴力、威脅、強拿硬要等手段,參與實施了多起針對學生或者其他弱勢群體的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干擾了當地社會生活秩序,造成了惡劣影響。
2019年8月,高思國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八個月,其他14名成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至拘役三個月不等刑罰。
極易被黑惡勢力利用
未成年人涉黑原因較多,有家庭管教失當的原因,也有學校教育欠缺的原因,還有其他社會原因等。總體上,很難說哪一種具體的原因促使未成年人涉黑犯罪,一些專業研究人員及社區工作者通過眾多案例分析后普遍認為,除了上述原因外,大多數未成年人涉黑問題背后,都能看到網絡不良信息及黑社會亞文化對未成年人的深層影響。
內蒙古東日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靜嫻近兩年接觸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在她看來,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文化和以網絡為媒介的交往方式嚴重影響著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網絡游戲中“幫派”“江湖”等題材很多,主要表現打、殺、搶等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和行為。“一些影視作品表現黑社會如何耀武揚威,如何貪圖享樂,這對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很有誘惑力和吸引力,他們很可能將網絡或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這種行為轉移到現實世界中去。”
江西省贛州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天眼幫”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也說明,一些社交軟件正成為滋生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的新溫床。“天眼幫”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以“00后”的姚星為首,他們通過某短視頻App和面對面強行添加在校未成年女生QQ、微信等方式,以談戀愛為幌子實施強奸(輪奸),進而控制人身自由強迫女生賣淫。
辦案檢察官說,“天眼幫”之所以能夠興起,社交軟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該犯罪組織將“天眼幫”集體照和相關視頻發布在某短視頻App以后,短短時間內,這條視頻就成為當地“熱門”,獲得了11萬觀看量和1000多條評論。借助這種方式,“天眼幫”快速地從社會閑散人員和在校學生中吸納成員,逐步發展成一個人數眾多、層級清楚、分工明確、紀律嚴格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盜竊、引誘賣淫、收“保護費”、替人打架等違法犯罪活動,還有專人負責傳授和示范犯罪方法。一些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大都會在眉間紋“天眼”,穿黑衣服和黑布鞋,留“子彈頭”來凸顯身份。他們常年混跡于酒吧、KTV和賓館,喝酒抽煙,頗有港片中黑社會大哥風范。
2019年4月,贛州市檢察機關以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多項罪名對姚星等18人(其中11名未成年人)提起公訴,判處姚星有期徒刑十九年九個月。該黑惡勢力犯罪團伙其余17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十九年九個月至兩年三個月不等刑期。
未成年人還極易成為涉黑犯罪中被利用的對象。
據了解,不少黑惡勢力引誘、脅迫未成年人加入,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一旦案發,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投案頂罪。比如,河北省新河縣靳白宇案。案發后,首要分子靳白宇為逃避法律責任,辯稱團伙中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和他無關,自己概不知情,企圖將尋釁滋事的罪名推給被利用的未成年人。當然,檢察官通過展示過硬證據將其狡辯一一駁倒。
辦案人員指出,實踐中還存在這樣的情況,有的未成年人實際上并不情愿參與涉黑惡犯罪活動,但由于受到黑惡勢力中成年人的脅迫而不得不從事相關行為。
2020年5月29日,北京市高級法院向社會通報該市法院系統審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案件情況時,提到一起敲詐勒索、非法拘禁案。被告人邵某等人,為讓團伙中的一名未成年人“聽話”“服從”,采用毆打、限制人身自由等做法,逼迫這名未成年人做他不想做的事。之后,該未成年人在脅迫下多次參與該團伙的犯罪活動。
北京市高級法院副院長藍向東認為,從表面上看,一些涉案的未成年人直接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具有違法犯罪人的身份,但實際上這些未成年人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受害人”。
多方協力切斷引誘源頭
為了推動解決引誘、脅迫、利用未成年人進行黑惡犯罪問題,近年來,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多部門積極努力,通過分析成因、健全制度、加大打擊、提出建議等方式,及時止損。
2020年4月2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關于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對9種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情形從重處罰,特別是要對利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的黑惡勢力首要分子、骨干成員、糾集者、主犯和直接利用者五類人員從重處罰,要求在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各階段,全面體現依法從嚴懲處。
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有效預防未成年人被黑惡勢力利用,《意見》也明確規定要建立與共青團、婦聯、教育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工作機制,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針對教職工的法治教育培訓,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遠離違法犯罪,及時阻斷未成年人與黑惡勢力的聯系,防止未成年人被黑惡勢力誘導利用。
此外,《意見》還強調要推動網信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加強與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的聯系,重視和發揮基層組織在預防未成年人涉黑涉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推進社區矯正機構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采取有針對性的矯正措施。
除“兩高兩部”出臺制度外,各地檢察機關也結合辦案實踐,就治理網吧、娛樂場所和賓館等違法接待、容留未成年人等問題,監督有關部門加強管理,從源頭上堵塞漏洞。
針對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新態勢,重慶市檢察院及時向市公安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網絡空間的監管力度,積極開展嚴防黑惡勢力滲透校園周邊地區專項清理行動和KTV、網吧、賓館等特殊場所的專項整治行動,形成常態化監管機制,建好“隔離帶”,管好“危險區”。
收到檢察建議后,重慶市公安局立即應對,聯合該市文化旅游委、市場監管局在開展“黑網吧”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又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校園周邊網吧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排查網吧5400次,取締“黑網吧”及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20家。
福建省南安市檢察院針對本地酒吧、夜總會等違規接納、雇用未成年人,全年誘發22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突出問題,向公安等四個職能部門發出加強監管的檢察建議,監督開展整頓工作。公安等部門加大對學校等未成年人聚集地周邊治安環境監控管理力度,加強對酒吧、網吧、歌廳、洗浴中心等場所從業人員監管,嚴禁接納和招收未成年人,對相關場所實行身份登記制度,引導未成年人遠離涉黑涉惡犯罪“高發行業”。2019年該市僅發生一起類似案件。
李靜嫻等法律工作者接受采訪時表示,社會轉型、網絡信息發達、手機使用者年齡大幅度下降等,都不可避免給未成年人教育帶來沖擊。“如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尤其如何防止未成年人被黑惡勢力利用作為犯罪工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聯動保護。作為法律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把孩子從懸崖邊上拉回來。”令人欣慰的是,相關法律制度建設也日臻完善。2020年10月17日和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新修訂的未成年人法律正式施行后,對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侵害、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田青葉]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