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3-29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孫小明
2021年的除夕夜,正當一家人高高興興過新年的時候,71歲的郭大爺突然感到胸痛難忍,家人急忙打120急救電話。很快,鄲城縣人民醫院的救護車開到家門口。車上為郭大爺進行了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當即通過微信傳給了心內科值班醫生。心內科副主任王健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須盡快行冠脈造影,開通血管。郭大爺還在前往醫院的途中,醫院已經啟動了胸痛綠色通道,心臟介入治療醫護團隊已準備就緒。
當晚9時30分,郭大爺到達醫院,直接被送進導管室。
9時40分,行冠脈造影、血管擴張成型、心臟電除顫、支架置入等一系列搶救措施。
10時20分,支架置入成功,堵塞的血管開通,病人胸痛癥狀緩解,送往CCU(心內科監護病房)觀察治療。
從送進導管室到癥狀緩解,前后40分鐘,郭大爺經歷了一場“生死時速”。當新年的太陽冉冉升起時,郭大爺感慨地說:“我能看到新年的太陽,多虧了縣醫院搶救及時啊!”
該院心內科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于天明介紹:春節以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我院胸痛中心已經成功搶救了46名急性心梗等危重癥患者。
胸痛中心是為使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而開通的急救綠色通道,是衡量一家醫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對降低急性胸痛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該院即成立了以急診科、心內科、導管室為核心科室,以CT室、心電圖室、彩超室等為輔助科室的胸痛中心,綜合利用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為急性胸痛患者打造綠色通道。2019年7月,經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專家組的現場核查,順利通過了中國胸痛中心(基層版)認證,成為鄲城縣首家國家級胸痛中心。
2020年1月,為持續改進胸痛中心建設,該院提出升級申請,向胸痛中心標準版推進。
該院進一步完善了120院前急救、心內科介入小組、CCU等專業技術人員配置,持續推進急診科、導管室、急診CT、急診B超、心電、檢驗等科室建設,強化了胸痛中心保障體系。2020年10月28日,經省專家組現場核查,順利通過河南省三級醫院胸痛中心認證。
該院副院長、胸痛中心副主任委員郭環宇介紹:急性心梗患者從發病到成功開通血管,置入支架,心功能恢復正常,黃金救治時間是120分鐘。對于急性心梗患者來說,早幾分鐘和晚幾分鐘,無疑是生死之別。為最大限度地縮短救治過程,醫院在強化院前急救、急診科、導管室、CCU(冠心病監護病房)等基礎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各種搶救流程,從救護車出發,到車載心電圖、信息傳輸、遠程會診、院前急救,到入院后冠脈造影、血管擴張成型、支架置入等救治環節,實現了無縫連接。
2021年3月初的一天,胸痛中心于上午9時20分接到急救電話,9時45分救護車到達現場實施院前急救,10時15分病人到達醫院,10時17分進入導管室,10時29分導絲通過閉塞段血管,10:39分支架置入成功,血流恢復正常。整個救治過程銜接緊湊有序,創造了D to W(從患者進入醫院大門到導絲通過閉塞的血管)用時僅14分鐘的新記錄。
據悉,鄲城縣推行醫共體之后,縣人民醫院牽頭成立了鄲城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下轄9個鄉鎮衛生院、16個民營醫院。以緊密型醫共體為平臺,該院開通了與各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之間的遠程會診、遠程心電,織就了一張覆蓋50余萬人口的胸痛急救網絡。
胸痛急救知識的科普宣傳也尤為重要。因為缺乏相關知識,一些胸痛病人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造成終生遺憾。該院以利用公益義診、科普講座、健康教育巡講等活動,向群眾廣泛宣傳胸痛急救知識。對醫院內部全員分批培訓,要求人人掌握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
2020年8月7日晚,一名中年婦女正在廣場健身時突發心梗,人事不省,恰在那時,帶著孩子散步的手術室護士丁艷,果斷為病人進行心肺復蘇。病人蘇醒,救護車正好趕到。10分鐘心肺復蘇,挽救了一條生命,一個家庭。
防,大于治。科學的預防措施,能大大降低心梗的發生機率。該院深入落實國家胸痛中心總部倡導的“慢病管理心臟健康關愛計劃”,20余名心血管內科專家醫師均擁有自己的“冠心關愛之家”微信二維碼,對胸痛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和隨訪實行“云”管理。據國家胸痛中心總部2021年2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院“健康關愛之家”微信群人數在全國醫院中排名第三,在縣級醫院中排名第一。
該院院長、胸痛中心主任委員于健說:打造胸痛中心,是我院提升急診急救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我們不斷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傾力打造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新生兒救治、中毒救治等六個中心,通過優化急救流程,實行多學科綜合救治,縮短了搶救過程,提高了危重癥病人的搶救成功率。③2
[責任編輯:牛勇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