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3-31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徐松
在中國書法之鄉鄲城縣,上至耄耋翁、下至學齡童,研習書法是鐫刻在骨子里的情結。全縣有國家級書協會員26人、美協會員9人,省級書協會員66人、美協會員38人,另有一大批市、縣級會員。全縣研習書畫者達3萬多人,書畫愛好者達20多萬人。
今年90歲的汪錫江老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從6歲讀私塾學書習字至今,筆耕不輟、愈愛愈深,書如行云、自成一體,書法造詣較高,是深受業界尊敬的書法家。
然而,他從來不“承認”自己是書法家,始終以“書法愛好者”自居。特別是退休以后這幾十年,每日習書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別看年齡大,只要是有書法展、書法大賽、書法交流活動,他必然到場,又被老年書友們稱之為書法老頑童。
前半生從政、后半生習書,是他給自己的定位。所以,他用書法給自己寫了一幅自畫像:“當年革命在汴京,屈指可數五十冬。歷盡滄桑多風雨,鞠躬盡瘁居豫東。政協委員風采錄,書法創作展京城。青山不老雄風在,與時俱進夕陽紅。”
汪錫江老人把自己家的三樓書房自命為“晚香齋”。這幅自畫像就掛在步入三樓正對樓梯處,這是老人的自豪、自勵、自勉,又是以書會友的精神所在。
從小楷“蘭亭序”、行書“精氣神”,再到行楷名詩名句,晚香齋的墻上掛滿了、地上堆滿了、柜子里裝滿了、書桌上擺滿了,就連三樓那間小居室的床邊、窗臺都擺滿了書法作品。這些作品,絕大多數是汪錫江老人自己寫的作品,有20年前的、10年前的,也有現在剛剛創作的“學黨史、悟思想”作品,還有一些是他認為可以學習借鑒的書友作品或古書名帖。
這些富有年代氣息的作品足以詮釋了汪錫江老人“與時俱進”的習書風格。
眼下,他正在苦練創作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講話,他精心收藏并抄錄的10米長卷即將完成。還有,“千歌萬曲頌黨恩浩蕩,濃墨重彩書華夏風流”等數十副對聯,有的捐給了書協、有的贈送給友人、有的留在了展覽館、有的自己收藏。為建黨100周年獻上了一位癡書、愛國、愛黨的老人心意。
“我的父親是賬房先生,在那個年代,字寫得好、算盤打得好才算有出息。所以,父親對我嚴格要求,6歲就讓我上了私塾,寫字、打算盤,每天都在寫,寫大字、寫小字,沒少受表揚,也沒少挨訓斥。現在想起來,嚴父教育,受益終身。”汪錫江老人感慨道。
在一生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汪錫江老人雖然也遇到過不少的困惑,但他總是不斷地總結經驗,集古人書法之長、現代書法之妙,反復練習,學為所用。再加上,他的書法建立在自己有著深厚文學功底的基礎上,所以,無論是書寫的形式 ,作品的語言、意境,都達到了一種和諧的美,可謂臻微入妙,浪漫且帶有濃郁的個人感悟色彩。
汪錫江老人說:“我和別人的作品風格不一樣,我喜歡加入我自己感悟到的東西。不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我都學,學到融會貫通,就是我自己的風格。”
一直在學習,不輟地練習,這位中國書法之鄉的“老頑童”雖自稱“書法愛好者”,但大家欣賞完他的作品之后自有褒贊:“八旬老翁心不老,下筆如神妙字高。作品好似山流水,重賞如同琴醉嬌。”
多年來,汪錫江也曾到北京、上海、鄭州等地書畫院學習,作品曾在北京、鄭州、安徽、山東等省市展出,被收進《中國當代書法家名典》《河南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榮獲成龍和邁向新世紀中華老年書畫藝術大展一等獎,當代名家福壽書法大賽銀獎,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銀獎,中國文藝金像獎等,被中國文藝家創作協會授予“中華當代杰出功勛藝術家”稱號,被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聘請為終身特約書畫家,以及黃河書畫院顧問等。
“中國書法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國粹,必須要傳承,忘記傳統文化就是背叛過去。就像學黨史、悟思想,要不忘初心、不忘來路。”年齡大了,但汪錫江精神抖擻;眼睛花了,但汪錫江的心如明鏡;手腕顫了,但汪錫江癡書不移。
在建黨100周年的喜慶年份,他的書案上全都是“學黨史、悟思想”名言名句,工筆正楷抄錄的長卷、行云流水創作的四尺屏、濃墨重彩揮毫的巨幅字……
早起散散步,飯后寫寫字,上午寫寫字,下午寫寫字,晚上再寫寫字。汪錫江愛好不廣泛,獨書而已。③6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