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4-14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徐松 通訊員 王衛平 王國威
從今年3月1日鄲城縣新城街道辦事處打響了年度重點項目征遷工作的“第一槍”,涉及前羅堂社區整體拆遷及棚戶區改造、閆莊社區C、D、E安置房和方遠項目等征遷,征遷房屋4260間,約16萬平方米,土地760多畝,惠及居民群眾523戶2000余人。該辦事處屢次刷新紀錄,打造征遷工作的“新城樣本”。
征地拆遷被認為是“天下第一難題”,難在必須得到被征地拆遷戶的全部簽字同意,難在對于個別“釘子戶”、“難纏戶”,不能強制征遷,更難在居民群眾擔心“不患寡而患不均”。
新城征遷工作組進駐后,走村入戶,與居民群眾面對面談心,心貼心交流,手拉手交朋友,耐心細致地給群眾講政策、講法律、講好處,幫群眾算清經濟賬、利益賬、社會賬,促使征拆群眾轉變思想觀念,爭取群眾信任,拉近了與征拆群眾間的感情。
街道宣傳委員、征遷副指揮長吳峰說,他們對所有征遷戶的住房面積丈量、評估、補償標準、簽訂協議、安置形式等,均做到公開、公正、透明,積極踐行誠信拆遷,消除群眾的后顧之憂。
在閆莊社區王小樓、于莊村征遷工作中,征遷工作人員利用晚間群眾都集中在家的時間段,組織村里的黨員群眾學習征遷安置政策,把政策公開化、透明化,充分尊重群眾意見,聆聽群眾訴求,盡一切力量解決群眾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征遷工作人員把辦公陣地搬到群眾家中,堅持“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發揚不怕苦、不怕累、敢擔當、敢奉獻的精神,向群眾積極宣傳征遷政策和安置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換來了97戶群眾從最開始的抵觸到全面的理解和配合,僅用1天時間全部完成簽約,再次刷新了“新城速度”,展現出了“新城作為”。
街道與征遷干部簽訂責任書,明確征收范圍、協議數量和時間要求,進一步嚴肅工作紀律,做到不亂開口子、不隨意許諾、不泄露信息,增強干部規矩和紀律意識;將棚改征遷納入黨員干部績效考核,比激情、比作風、比服務、比本領、比奉獻、比擔當,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模范帶動,帶頭配合評估、簽訂協議、騰空房屋,帶動身邊群眾踴躍簽約搬遷。
曹春玲既是征遷戶,又是社區支部書記,在征遷指揮部,她認真的在征遷安置補償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姓名并按上了手印,以實際行動為全社區黨員干部做表率,消除居民群眾心中的疑慮。她說:“作為一個黨員干部,我要全力支持棚改工作,帶頭第一個簽約!早點簽約,才能更快看見全新的美好生活。”在她的帶動下,社區黨員群眾180余人紛紛到征遷指揮部簽字。
街道辦事處主任、征遷指揮長趙玉超說,在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面對拆遷工作這件天下難事,只有堅持踐行以民為本,以誠心換真心,以關愛換信任,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到位、政策宣傳到位、真情服務到位,“難題”才會迎刃而解。
對個別征遷戶家里確實生活困難的,街道在臨時困難救濟等方面給予臨時性救助,通過和風細雨般的政策解釋,很多群眾認識到自己的不合理訴求是違反上級政策的行為,如果采取過激對抗就會觸犯國家法律。思想上想通后,很多群眾主動找工作隊員簽訂補償協議,實現了街道在規定的時間內征遷任務全面完成。
為加快推進征遷工作效率,抽調辦事處和相關社區60余名工作人員,成立征遷工作專班,下設7個工作小組,分組包干、專人專戶、一線辦公、合力攻堅,緊盯時間節點,掛圖作戰,以高強度、高密度的節奏推進征遷進程。
為使棚改工作有據可循,街道在長期的征遷工作中,探索實踐出一整套較為完善的征遷補償制度,堅持做到“三公告”“三公示”“三公開”,牢牢守住征遷政策底線,精準落實補償政策,持之以恒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陽光和諧征遷,確保政策執行不偏離、不走樣、不打折。在征遷過程中對每個工作環節、每個工作步驟,細之又細、慎之又慎,用政策透明、數據透明、公開公平公正取得征遷戶的理解和支持,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看得清楚、想得明白,打消其各種疑慮,用真心換民心,用真誠解民憂。
在安置房建設方面,均由縣政府統一高標準設計和組織建設,在規劃階段充分征求、聽取群眾的意見,根據群眾的生活習慣和要求,完善規劃方案,優化戶型設計。目前,潤城花園安置房C、D、E區正在緊張有序建設中,A、B區安置房將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王一博表示,發展是硬道理,征遷是硬任務,與其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干,街道全體征遷人員將堅決貫徹落實好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顧大局、不懈怠,思想上形成“一條心”,同攻堅、強協作,工作上形成“一盤棋”,敢擔當、不退縮,作風上擰成“一股勁”,拿出決勝的意志、堅定必勝的信念,不達目的不言棄、不獲全勝不收兵。
[責任編輯:王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