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4-16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馬治衛
4月15日上午,市文聯2021年工作會議召開。太康縣文聯榮獲“2020年度文聯系統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文聯主席安義斌代表縣(市區)作了典型發言。
2020年,太康縣文聯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色,創新工作”的思路,拓展工作職能,創作文藝精品,打造文藝品牌,取得了顯著成績。
圍繞中心搞謀劃。時刻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做到了“哪里有中心工作,哪里就有藝術家的身影;哪里有英雄,哪里就有歌唱英雄的聲音”。先后在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組織紅色文藝輕騎兵成功舉辦各類文藝活動320多場次。尤其是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縣書畫家創作200多幅作品寄情翰墨;縣作協舉辦“同舟共濟,以文抗疫征文活動”;縣民協組織民間藝人為疫情防控吶喊助威,傳遞了正能量聲音。
圍繞服務搞活動。一是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為人民”主題活動常態化、長效化。組織詩歌、攝影協會開展采風活動,匯集了一批表現太康縣工作特色的優秀詩歌作品;二是重點節慶舉辦系列活動。為支持水東地委聚臺崗舊址修復紀念工程項目建設,舉辦了書畫義賣義捐公益活動。在周口市美術館舉辦了“黃土放歌”弘揚黃河文化書畫名家邀請展,在新時代美術館舉辦了“太康縣第四屆農民書畫展”;除抓好重點節慶活動之外,又組織各協會舉辦特色活動:分別是“春之韻”百人古箏演奏會、“夏之鳴”百名攝影師“聚焦太康”、“秋之詠”百名詩人頌陽夏、“冬之暖”百名書法家“送福贈春聯”活動,為太康文化活動注入了新內涵。
圍繞平臺強陣地。在五里口鄉五西村成立了全省第一個村級文聯,打通了文藝惠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對各協會、院團進行了充實完善,先后成立了水兵舞協會、主持人協會、民俗禮儀文化協會;依托鄉鎮文聯大力培訓文藝新人,指派縣級文藝骨干到農村現場指導,積極推薦民間藝術人才參加各類展示展演活動。以協會為依托,積極搭建草根舞臺,打造了太康文藝品牌。
新的一年,太康縣文聯將凝聚全縣廣大文藝工作者奮楫揚帆再出發,圍繞“抓隊伍、建平臺、搞活動、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深入生活、用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打造“小文聯發揮大作用、小舞臺展示大風采”的文藝工作新格局。
抓隊伍,實施隊伍建設“一三二百萬”工程。一是做好“一三二百萬”文藝隊伍建設。“一”,是指“一個文學藝術人才庫”。將全縣文藝人才分門別類進行登記造冊和歸檔,建立“太康縣文學藝術人才庫”,需要時隨時提取,使這支隊伍能夠“招之即來”;“三二”,是指“32個協會院團”。本著德才兼備的原則進行充實和調整,既保持原來各協會人員骨干的銜接傳承,又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各個文藝家協會煥發出勃勃生機,保證“來之能戰”;“百”,是指“百名文藝人才精英”。從每個協會篩選出10名文藝精英,儲備后備力量,保證各文藝家隊伍整體的藝術素養水平,保證“戰之能勝”;“萬”,是指“萬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全縣萬名文藝工作者常年活動在鄉村大舞臺上,為群眾送去一道道文化盛宴。二是強化協會建設。在廣泛征求基層文藝工作者意見的基礎上,把品德高尚,文藝修養精湛的藝術人才推舉到各協會領導班子中去;制定《協會管理辦法》,對各協會工作實行量化考核,每季度一考核,年終總結表彰,充分調動各協會工作積極性;深入開展“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綜合素質,做新時代優秀文藝工作者”活動,號召全縣文藝工作者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對協會會員政治上關注、生活上關心、精神上鼓舞、經濟上獎勵。三是抓好文藝人才培訓。制定文藝人才提升計劃,邀請省市藝術家進行文學藝術講座,組織各種類型培訓采風、參觀展覽,提升全縣藝術工作者整體水平。
建平臺,實施平臺建設“一村兩刊三基地”工程。通過“爭平臺”“搶平臺”“固平臺”等一系列舉措,抓好“一村兩刊三基地”平臺建設。即鞏固提升好一個村級文聯,辦好《渦河》《靈運詩韻》兩本文學季刊雜志,打造好書畫、攝影、道情傳承中心三個文藝創作基地,使之成為全縣文藝工作者開展活動的“高地”。
抓活動,實施建黨百年華誕獻禮工程。一是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舉辦系列文藝活動,分別是:1.百名書法家向先進黨支部送“習”語活動;2.“少年中國說”太康縣首屆少兒才藝展演;3.“大地歡歌”太康縣第三屆優秀民間文藝展演;4.“黨啊,親愛的媽媽”大型詩歌朗誦會;5.“秀中國”太康縣首屆模特大賽;6.“畫說太康”美術展;7.“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書法展;8.“銘記黨史,情系水東”大型文藝晚會。二是扎實開展“到人民中去”主題活動;認真組織“感恩共產黨、奮進新時代”文藝采風、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采風開展曲藝、戲曲、歌舞、書法、美術、攝影、文學等文藝創作,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抓融合,實施鄉村振興的“精神引擎”工程。以文藝繁榮發展為牽引,立足鄉情村情,依托文化底蘊深厚優勢,把抓好文藝繁榮作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引擎”,全面提升鄉村振興的成色質量和內生動力。引領全縣文藝愛好者“放下鋤頭、拿起筆頭”,以創新為筆、實干為墨、文化為鑰,將本土文化與現代意識創作相結合,借助獨特的村情民俗創作出具有個性的作品,將更多的人才和作品推廣出去,做大做強“太康書畫、太康道情、太康雜技”三大品牌,形成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提供文藝支撐。③6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