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1-04-16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王錦春 張志新 李昂 文/圖
他不滿15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鄲城縣早期秘密黨員之一。他不滿25歲,就不幸被捕,視死如歸,堅守黨的秘密,最終被敵人挑斷雙腳腳筋,剁去十指,殘忍殺害。
“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革命烈士周文雍的《絕筆詩》正是劉曉初烈士的真實寫照。1952年,鄲城縣人民政府追認劉曉初為革命烈士,其英雄事跡被載入《鄲城縣志》。
谷雨前的大地,草木蔥蘢,生機勃勃。4月15日,周口日報《紅色記憶》采訪組一行走進鄲城寧平鎮竹園行政村采訪劉曉初唯一的73歲兒子劉仰生,從他口中再現其父短暫如流星且悲壯如泣歌的一生。
圖片說明:記者采訪革命烈士劉曉初的家屬
1924年,劉曉初出生于鹿邑寧平城(現為鄲城寧平鎮)三劉莊一戶貧苦農民家庭,7歲入寧平小學讀書。“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救亡熱潮席卷全國。劉曉初在進步師生的影響下,幼年即投身于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8年12月,共產黨員李子木以民運指導員的身份在寧平小學借房舉辦抗日干部訓練班,劉曉初積極報名參加。由于劉曉初表現十分突出,經李子木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不滿15歲,成為當地早期秘密黨員之一。
1939年初,劉曉初在鹿邑縣城作宣傳工作。5月,由于形勢惡化,中共黨組織暫時撤離,劉曉初被留在當地堅持工作。1942年至1944年,劉曉初先后考入設在太和縣的魯蘇豫皖邊區戰時中學師范部求學。1944年秋,劉曉初回寧平小學任教。其間,他身在課堂,心憂天下,經常在師生中宣傳國際國內形勢和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欺騙宣傳,成為團結革命青年的中堅力量。
1946年底,豫東縱隊所屬部隊在豫東一帶開展工作,劉曉初被任命為該部交際部聯絡員,他的家作為聯絡點,后來劉曉初改任豫東縱隊情報處三劉莊情報站站長兼情報員,他的家作為情報聯絡站。其間,他還動員母親、妻子和年幼的弟弟冒著生命危險為黨組織傳遞重要情報。
1947年,劉曉初被鹿邑縣長張笑南任命為寧平小學校長,他以教師身份為掩護,暗中當情報員,積極為黨工作,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務。
投身革命,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只是這一天來得太早。1947年冬天,軍區主力部隊轉移后,地方反動地主武裝乘機反撲,革命形勢血雨腥風。1948年1月11日,劉曉初與妻子內兄等喬裝改扮,準備到親戚家暫避,走到寧平城東南十多里五岔路集,被國民黨聯防頭子抓住。劉曉初被捕后,敵人軟硬兼施,妄圖從劉曉初口中套出共產黨的秘密。劉曉初橫眉冷對,拒絕透露黨的任何信息。敵人惱羞成怒,先挑斷劉曉初雙腳腳筋,又剁去他的十個手指,將他打得皮開肉綻,并于1948年1月12日將其殺害。
劉曉初犧牲時,留下一個已懷身孕的妻子。半年后,其兒子劉仰生出生。今年73歲且身體硬朗的劉仰生回想起從小沒有父親的日子,以及與母親顛沛流離,躲避敵人報復的不幸經歷時,頓時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圖片說明:劉仰生夫婦展示父親劉曉初的烈士證明書
青青麥田,幽幽花香。隨后,劉仰生陪著記者一起拜謁了他父親劉曉初的墳墓。
劉仰生站在父親的墳墓前哽咽地說,在無數革命先烈不怕犧牲、前仆后繼、勇于斗爭下,新中國已經建立,現在的人民群眾正在黨的領導下向著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邁進,一切都不負他初心,并如他所愿。
接下來,周口報業傳媒集團將通過多平臺發布文字報道、專題視頻等,講述烈士劉嘵初的革命事跡,敬請關注。②5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