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5-12
近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制定《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強化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以及科學規范使用電子產品等主要任務。
防控近視需要減輕用眼負擔。有人從“一增一減”兩個角度來概括其特點。“一增”是增加戶外運動時間,“一減”是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在“云端”教學被大量采用的今天,為用眼“減負”,殊為不易。《2020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聯合發布)顯示,青少年平均每天用眼時長在4小時以上,超過推薦值(<2小時)的2倍有余。相應地,2020年1月至7月,青少年平均每日戶外有效暴露時長嚴重不足,僅為32.3分鐘。
為什么近視防控比較難?因為兒童青少年近視不僅是教育和衛生領域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這意味著,近視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協同和配合。其中,聯防聯控是關鍵詞。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政府部門都應負起責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學校來說,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確保學習不依賴電子產品;年級組和學科組要對作業的內容、數量和完成時間做好綜合統籌,讓學生多實踐而非多做作業。對醫療衛生機構來說,要完善兒童和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落實跟蹤干預措施,用好防止近視的技術。對家庭來說,父母要提升陪伴孩子的質量,共同與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和鍛煉,積極糾正不良用眼行為。
此外,市場也需要積極回應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怎么講?以近視矯正來說,以往有商家把少兒近視當作生意的“風口”,推出各種矯治效果不實、生產資質不明、價格不便宜的產品。譬如,宣稱使用了“3D訓練”“5D熱敷”“6D移動光學”等酷炫技術,或者干脆在產品介紹顯著位置承諾“每天10分鐘視力提高一行”。所以,糾正不良市場行為,維護好健康的市場環境,需要借助監管力量,提升治理水平。包括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的教學設施、教學用品、照明燈具、多媒體產品都應符合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楊博)
[責任編輯:袁甜甜]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