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5-18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不久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中國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顯著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就“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列一篇,提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具體舉措。“十四五”時期,中國森林覆蓋率預計將達24.1%,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和城市黑臭水體。
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為此,中央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
中國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將加強南南合作以及同周邊國家的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資金、技術支持,幫助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中國將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堅決維護國家發展利益。中國始終堅持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美麗中國的畫卷正徐徐展開。中國人民將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史志鵬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凡留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