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2021-05-18
農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中國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基礎靠教育。“十三五”時期,全國培訓高素質農民500萬人,當前活躍在農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農戶數量已經超過1700萬人。
2020年以來,在每年培訓100萬高素質農民的基礎上,農業農村部又推出了“雙百計劃”,即推進100萬鄉村振興帶頭人培養,打造100所人才培養優質校。這意味著中國專業農戶階層日漸崛起壯大。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農民的進步變遷與中國近百年來的現代化進程相伴而行,專業農戶的崛起意味著中國鄉村現代化已立于門階之上。
開展土地革命,為建立現代化中國奠基
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問題。將百年來的農民變遷與土地問題放到一起去觀察審視,或許能得到更為清晰的認識。
1927年,中共中央在“八七會議”上將土地革命作為工作的總方針之一,這將土地問題、農民動員與革命的前途聯系了起來。土地革命中,中國共產黨以土地為中心進行政治動員。制度層面,以土地綱領建構革命領導權;觀念層面,以土地均平重塑鄉村秩序觀;組織層面,以土地改革再造政治共同體。
經由土地改革之后,占據中國傳統社會主流的“小自耕農”轉型為“革命農民”,鄉村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此后,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一系列政策,都體現了上述特征。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成功,正是因為在復雜紛繁的因素中,抓住了農民這個核心;在農民問題上,又抓住了土地這個根本。
逐步推進農民現代化進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民從內涵上講經歷了革命農民、公社農民、家戶小農、流動小農、市場小農到專業農戶的逐步演進。農民不斷發展進步,農村生產力逐步得到解放背后,是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時期發展特點實行不同土地政策的結果。
1950年,我國頒布《土地改革法》,在全國農村開展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到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業生產力,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
人民公社打破了中國沿襲千年的小農家戶經濟形態。這一時期,我們建立了系統的農業技術培訓和推廣體系,大幅改進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這些工作都為后來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儲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完善農村土地制度,逐步確立了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這一時期,國家高度重視農民教育培訓和素質提升工作,注重根據階段性特點從政策、培訓、市場等層面引導扶持農民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生產技能和經營能力,有力推進了農民現代化進程,從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局提供了人力資本支撐。
農民現代化的新歷史起點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農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大量農民進入城市分工體系,現代經濟因素向鄉村滲透并介入鄉村產業升級,現實圖景的巨變幫助人們找到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出路。
當大量的人口離開土地成為市民,小部分人再次與土地結合成為專業農戶,鄉村社會的主體力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駛入快車道。專業農戶崛起之后,要想推進“雙百計劃”工作,需有開拓性的思路。
比如,可以考慮以省為單元設立數十個技術推廣培訓中心,然后在省內根據農業區劃實際設立若干分中心,由其對接農業企業和專業農戶。組建省級中心的任務可以交由各地的農業大學(農業科學院)承擔等。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農民的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在“三農”問題上保持足夠的“歷史耐心”,既要加快提升農民素質、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又要高度重視專業農戶與小農戶之間的有機銜接,讓中國農民現代化之路越走越穩健。
□陳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凡留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