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05-18
從小鎮走出來,再回到小鎮去,小鎮青年返鄉就業,已是大勢所趨。據媒體報道,近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聯合某平臺研究報告顯示:縣城、鄉村數字化從業者比例超過了一、二線城市;小鎮青年已然成為數字平臺的就業主體,農村勞動力占數字平臺就業比例超過六成。
“小鎮”不容小視,“小鎮青年”不容小看。從媒體綜合報道的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小鎮青年形成顯著的規模效應,數量已達2.27億人,是一、二線城市青年的3倍以上;就從業區域來看,有的留守小鎮,有的走向全國各地,而且曾以一、二線城市居多,“北上廣”曾是他們的青春安放之所,北漂、滬漂、廣漂、深漂曾是他們的“代名詞”和奮斗行為軌跡;從職業類型來看,有實體創業者,有云上創業者,其中不乏青年學生;從生活狀態和思想動態來看,小鎮青年同樣面臨著人生的抉擇與生活的考驗,即便是返鄉就業,也依然是激情與焦慮相伴、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然,小鎮青年返鄉就業更不容小視。如果僅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作為“返鄉潮”的根由,則不免有些以偏概全。其實早在前些年,關于小鎮青年返鄉就已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綜合來看,國家戰略與政策調整、城市化建設進程及功能布局、就業市場發展態勢、信息化技術應用,甚至家鄉的發展變化和青年的家鄉情結,或可成為影響他們返鄉就業的主要因素。從多年來的“返鄉潮”中,不難看出小鎮青年這一群體的職業期許和人生理想,這是新時代的青年群像記憶,也是我國新生勞動力和新型勞動力資源自然性流動、規律性變化的動態縮影。
首先,小鎮成為小鎮青年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小鎮青年創造了更多條件,提供了更多機會。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農業越來越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越來越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越來越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自黨的十九大以來,戰略意見、戰略規劃和鄉村振興促進法相繼頒布,不僅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為小鎮青年提供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小鎮青年是網絡文化的新力量。信息化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插上了騰飛時空的翅膀。數字平臺服務全線下沉,讓縣城、鄉鎮的數字生活更加豐富、更加便捷。在萬物互聯、線上線下互聯、與都市別無二致的云空間里,小鎮青年通過接觸“云”端、“云”世界,尋到了“商機”、找到了“捷徑”,越來越多地成為數字化從業者,而且也逐漸成為消費升級新勢力。
再次,小鎮青年是務實拼搏的一群人。沒有哪一個人沒有理想抱負,也沒有哪一個人的人生是“不食人間煙火”。一、二線城市的就業競爭,加上吃住行、青年階段的家庭負擔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因素,無形中增加了小鎮青年的就業成本和精神負擔。不無現實的是,科學的自我定位和理性的心理調適,對小鎮青年尤為迫切。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有“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人生目標和職業期許,又要有“跳一跳摘桃子”的發展勁頭和創業勇氣,更要有“有多大能力唱多大戲、有多大舞臺唱多大戲”的現實判斷和自我評估。否則,“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就會發生錯位,看似微不足道的“牛奶”和“面包”,勢必會成為實現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的阻礙。顯然,小鎮青年也是掌握了基本生存法則。
最是故土難離,最是家鄉情結揮之不去。除卻以上因素,對故土的眷戀,對家鄉的熱愛,應是小鎮青年返鄉就業最深層、最持久、最原生的動因。生于斯長于斯,然后奉獻于斯,小鎮青年對小鎮有著不同尋常的文化認同、情感自覺和主人翁意識,會用最淳樸、最接地氣的方式歸根反哺,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實現自己的價值理想。這既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傳承和薪火賡續,也是未來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事業中不可估量的人文要素和情懷魅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偉藍圖,需要的正是這種文化力量。
良禽擇木而棲。亮麗的青春不一定非要在大都市安放,幸福的人生不一定非要在大平臺實現。小鎮青年返鄉就業,不按青春“空格鍵”,不留人生“空檔期”,在“無縫接軌”中有效實現自我價值,何嘗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以三、四線縣城和鄉鎮為主的小鎮,為小鎮青年打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更為他們敞開了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一扇門”。小鎮青年也因此成為聯通小鎮與世界的最強紐帶,成為致力于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事業的主力軍、生力軍。(作者:閻巖,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凡留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