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2021-05-20
日前,中國殘聯公布數據顯示,我國視力障礙人士超過1700萬人,且23.5%為30歲以下。改變視障人群在互聯網世界里“寸步難行”的困境,修建互聯網“盲道”顯得十分必要。
“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對于視力障礙人士來說,互聯網“盲道”就是他們的“眼”。
互聯網“盲道”之重要,不僅把視力障礙人士無縫接入精彩紛呈的網絡世界,讓他們眼界大開,更拓展了他們的活動半徑,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以打車為例,沒有網約車時,視力障礙人士想在馬路邊打到傳統出租車,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假如學會了打網約車,司機定點接人,視力障礙人士出行就方便多了。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比視力正常的人更需要網購、點外賣、打車、訂火車票、收寄快遞、地圖導航等互聯網服務。大事小情都能通過手機解決,視力障礙造成的不便也就隨之減輕。因此,互聯網修“盲道”,對1700多萬人來說,意義非比尋常。
其實,在互聯網鋪“盲道”早就破冰了,不少互聯網公司都上線了無障礙產品,但由于處于自發狀態,也沒有什么標準可參照,導致無障礙產品水平參差不齊。一些產品只是根據計算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體系,實現簡單的信息轉換,未能滿足視力障礙人士的實際需求。這種“盲道”頂多算是“硬底化道路”,稱不上“高速路”。去年3月1日,互聯網信息無障礙領域的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互聯網“盲道”建設有了國標。
互聯網“盲道”建設,別搞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一些所說的——互聯網應用上的每個功能都很重要,要保證視力障礙人士都能像視力正常的人一樣使用,這種要求既無必要,也不現實。即使是視力正常的人,也未必需要那么多功能,很多人用來用去頂多也就幾個App而已。大規模改造,等于重建網絡世界,耗資太大,效率不高。
互聯網“盲道”建設,要問道于“盲”。哪些應用是視力障礙人士亟需的,哪些功能非改造不可,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無障礙……產品設計者要多與用戶溝通,聽聽他們的意見,千萬別閉門造車,要是造出來的車不好用,浪費表情還耽誤事情。(練洪洋)
[責任編輯:凡留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