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為什么淚灑紀念館?
喬小納
3月24日中午,周口報業(yè)傳媒集團“紅色記憶”采訪組一行人剛結(jié)束對姜鴻起烈士紀念館的瞻仰和參觀,就在門口偶遇史得國老人。老人家住在扶溝縣韭園鎮(zhèn),今年74歲,五保戶,他的哥哥就是革命烈士。史得國老人開著電三輪帶著家人,騎行五六里地來看先烈。問他為什么中午頭就來,史得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烈士為革命,拋頭顱,灑鮮血。人家為了啥?不是為了人民嗎?我不吃飯也要來看看!”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為人民服務”是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為了人民,扶溝的姜鴻起一手拿槍,一手拿筆,在新聞戰(zhàn)線是《拂曉報》編、刻、校、印一體的人才,在戰(zhàn)場上是優(yōu)秀的戰(zhàn)士。1948年6月5日,在著名的扶溝小河莊戰(zhàn)斗中,姜鴻起為掩護戰(zhàn)友突圍而犧牲,年僅28歲。17天后,全省解放,姜鴻起烈士倒在勝利前的拂曉。史得國在姜鴻起烈士紀念館前灑下的熱淚,是扶溝這片熱土之所以英雄輩出的答案:這里的人知道感黨恩,這里的人愿意了解黨史,紅色基因深深印刻在這片大地,傳承在人們心中。
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政治自覺和歷史自覺,把學習黨史提高到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高度,圍繞正確學習認識、總結(jié)運用黨史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jù)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除了姜鴻起烈士紀念館,周口還有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位于西華的周口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杜崗會師紀念館等等。國家紅色基因庫要不斷發(fā)現(xiàn)、挖掘、保護、建設和宣傳,不辜負老人的眼淚,不蒼白孩童的記憶,學習黨史,初心常在,熱血永存。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