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戰略”進行時丨勇擔重任 勇毅前行
開欄的話
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作出的重大決策。全省上下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踔厲奮發、攻堅克難、勇毅前行,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即日起,本報開設“‘十大戰略’進行時”專欄,生動展現各地各部門在推進“十大戰略”中取得的進展成效,以期借鑒學習、比學趕超,為深入推進“十大戰略”提供堅強保障。
□本報記者 王大慶 薛世君 劉勰 劉嬋
剛剛過去的周末,新一期“中原大講堂”如期開講。通過線上參與,洛陽市偃師區工信局副局長王浩波聽得格外認真。本期新能源主題,是他正推進的課題。
今年以來,這樣的大講堂已經進行了7期。從城市規劃、科技創新到中華文明探源、產業創新與區域發展,每期都聚焦河南發展關鍵處,也是廣大干部急需點。
這個周末,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康國義以另外一種方式忙碌著。第九屆“博博會”的火爆程度,多少讓他有點沒想到:“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我們提出了全新要求,思路要和國際接軌,更好地滿足百姓需求。”
“提升能力、鍛造作風、實干立身、爭先出彩”——面對習近平總書記“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重托,面對“三新一高”的新時代,面對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重大部署,河南各級干部在大戰大考中錘煉本領,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前行,扎扎實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奏響現代化河南建設的強音。
“拼搶”“競進”“敢為”“善為”——人們欣喜地感受到,一種昂揚向上的精氣神,一種勇為天下先的新氣質,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正在黨員干部中生長成長。
硬脊梁、鐵肩膀、真功夫,擔起現代化河南建設使命
地方發展,興在干部作風,成在干部能力。作風轉變的廣度、能力提升的高度,決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寬度和速度。
“八項本領”“五個過硬”“七種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能力作風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要求。視察我省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
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是省委著眼于打造適應現代化河南建設需要的黨員干部隊伍,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提升能力作風,最重要的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領導現代化河南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
心系“國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必須作風硬、能力強。
軟肩膀挑不起重擔子。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形勢、新使命,對黨員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必須跟著河南前進的步伐,更上一個臺階,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大目標描繪新藍圖。現代化河南建設這張藍圖,蘊含著多元的新知,浸透著卓絕的奮斗,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極具挑戰性、艱巨性,需要過硬的能力作風來保障。
主戰場錘煉真本領。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轉型……個個都是硬骨頭;“三個一批”項目怎么抓、“五鏈”耦合怎么干,“四個拉動”怎么推……篇篇都是大文章。實施“十大戰略”,是檢驗能力的“試金石”,更是淬煉作風的“磨刀石”。
硬作風推進大戰略。如果說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過河”的目標,那么“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就要解決“橋或船”的問題。腳板越“鐵”、肩膀越“寬”、脊梁越“硬”,越能共同扛起現代化河南建設歷史重任,讓夢想照進現實。
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全省加速往前跑,作為關鍵因素的干部隊伍,首先要領跑。領跑就要有領跑的本事,有過硬的能力作風。”省“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辦負責人一語中的。
突出政治統領,強化理論武裝,擰緊思想總開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件件落地、條條落實、事事見效——
“學習機會寶貴,一刻也不敢耽擱”“工作思路清晰,回去就抓緊落實”,全省“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讀書會上,學員們聚精會神學原著、茶余飯后聊感悟……我省用足用活學習載體,舉辦全省縣(市、區)黨委組織部長培訓班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凡事講政治體現到活動全過程、工作全鏈條、實踐各方面。
突出實訓實效,加強學習培訓,培養專業思維、提升專業素養、掌握專業方法,確保緊跟發展風口、勇立時代潮頭——
安陽縣“支書論壇”辦得火熱,先進村黨支部書記登臺分享經驗,鎮村干部臺下就座、提問互動,相關縣直部門釋疑解惑、群策群力……我省深入推動“十大戰略”進黨校,領導干部上講臺、行業專家深入講、網絡平臺線上教、基層黨校普及學;濮陽、南陽等地圍繞科技、金融、城建等課題開展專題培訓,以思想破殼撬動發展破局。
突出結果導向,著力破解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社會治理的薄弱環節,確保活動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大家覺得辦事快不快?”羅山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徐琳變身“陪辦員”查找“中梗阻”;“生產經營以外的事都交給我們。”高壓線路改遷工地成了商水縣紀委監委干部袁建軍的“第二辦公點”……省市縣鄉村政務服務場所基本實現全覆蓋,零跑動、不見面審批成常態,各級領導干部撲下身子干實事兒,活動成效成為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突出查改貫通,實行重點任務、重點問題、重大改革“三個清單”,靶向施治、動態銷號、閉環管理,確保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鞏義市杜甫路街道常莊村拆遷安置的“老大難”問題啃下來了,杞縣金城街道幸福港灣小區業主盼望多年的“大紅本”辦下來了……人民群眾的需求就是第一需求,全省共梳理出4015項問題清單,對賬整改;圍繞“十大戰略”,梳理出重點任務清單12015項、完成10171項;省級層面圍繞25項重大改革建立清單、推動實施,一批重大改革事項取得了標志性進展。
突出典型引路,加強案例剖析,各地各部門相互借鑒、比學趕超,確保展現新作為、開拓新空間——
新鄉市在災后重建中探索“市級平臺帶動、縣域資源整合、多元金融支持、央企參與建設”投融資模式,破解資金難題;省農業農村廳抓住“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年”,描繪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希望田野……一批批有深度、有特色的典型案例,讓大家學有方向、趕有目標。
站位高、視野寬、辦法多,跑出發展加速度
這一場能力作風建設,并非我們通常理解的“活動”,而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具體行動;并非在N項工作中新加一項,而是用來推動重點工作的重要抓手。
更精的專業素養,更強的專業能力——專業化培訓進一步消除知識盲區、本領恐慌,在實戰實操中不斷補齊短板,用“標準”推動河南各項建設。
標準是世界的通用語言。漯河創建全國第一個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鶴壁創建全國第一個循環經濟綜合標準化試點市,洛陽創建全國第一個先進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市……一年來,標準河南建設深入推進,創造多個“全國第一”。
更濃的改革意識,更強的創新能力——拆壁壘、破堅冰、解痛點、疏堵點,改革激發創新創造內在動力,一流創新生態正在形成,奏響現代化河南建設主旋律、最強音。
9月1日,《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實施第一天,新任首席科學家余龍走進龍子湖院區。嶄新的辦公室內,小到日常使用的制冰機,大到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首席科學家有求即有應。“生活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只需要安心搞科研就行。”余龍笑言。
更牢的底線思維,更強的統籌能力——善于抓住要害、把準時機、果斷出手,強化源頭防控、過程把控、應急管控,有患必查、有患必督、有患必除。
今年年初,周口市某房地產施工項目拖欠工資。淮陽區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瑞霞馬不停蹄地談心、安撫、協調,15個小時后,農民工們的訴求得到妥善解決。因為創新工作機制,有效化解了大量信訪問題,前不久她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更穩的群眾立場,更強的服務能力——始終在人民群眾身邊,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樂在一起,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盯緊“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開封市鼓樓區新華街道南鄰古城墻,是典型的老城區。從省住建廳來“墩苗”的郭歌舞,一遍遍往這兒跑,挨家挨戶做工作,協調修路改造……街上不少大爺大媽都跟她成了熟人。她說:“把群眾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事兒,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很有成就感。”
近日舉行的中共河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一組組亮眼數據昭示著一個經濟大省的責任擔當——上半年生產總值增長3.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前7個月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45.6%,今年夏糧總產、單產均再創新高……
沉甸甸的成績單,也是能力作風建設的答卷。
數據是一時的,而能力作風的躍升,則是更持久的力量,是真正支撐我們行穩致遠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