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優勢成勝勢(“十大戰略”進行時)——以能力作風建設推進優勢再造戰略
記者 萬川明 張海濤 宋敏
察勢則明,用勢則強。
優勢不可能一成不變,更不可能“坐吃山空”。只有砸碎堅冰,突破自我,才能把優勢變為勝勢。
一組數據意味深長:今年前8個月,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高于規上工業增速4.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已提高到24%;前5個月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等新興行業的營業收入增長50.2%。
這來之不易的數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全力推動傳統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換,加速實現經濟發展能級躍升,充分彰顯著河南經濟的韌性、活力和后勁。
由交通區位優勢轉為樞紐經濟優勢,由產業基礎優勢轉為現代產業體系優勢,由內需規模優勢轉為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優勢。河南正通過再造、整合、重組,鞏固提升傳統優勢,加快培育全新的比較優勢、競爭優勢,實現在高質量發展“競跑”中的爭先進位。
區位:從路網到樞紐的“蝶變”
過去,區域發展常受困于地理環境;今天,現代交通體系建設往往成為“破局者”。
6月20日,鄭州至濟南的高鐵鄭州至濮陽段、鄭州航空港站正式開通,河南在全國率先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邁入“市市通高鐵”時代。
一張四通八達的“米”字形高鐵網,不僅帶來時空與觀念的巨變,更意味著交通樞紐的升級和經濟版圖的重塑,代表著中部大省加速崛起的鏗鏘步伐。
樞紐經濟蓬勃發展的前提是樞紐的形成。一個現代化、全球化的樞紐,必然是海、陸、空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可以實現聯運的樞紐。
單體貨庫面積和貨郵保障能力位居中部第一,24小時智能化管理現場貨物、人員、設備……9月7日,備受關注的鄭州機場北貨運區全面運營,為河南構建“空中絲綢之路”再添新砝碼。
與“空中絲路”越飛越廣協同并進,“陸上絲路”擴量提質,中歐班列(中豫號)形成“8個口岸出入境、17條線路直達”的網絡,實現每周“16去18回”高頻次滿載往返對開;“網上絲路”創新突破,去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018.3億元,業務輻射196個國家和地區;“海上絲路”無縫銜接……參與度和鏈接度的攀升,影響力和覆蓋面的“升維”,決定了河南正在加速成型的樞紐經濟成色十足。
優勢再造切中的是肯綮,得到的是躍升。立足區位優勢打造“樞紐”“港灣”,流量才能變成“留量”。
就在今年,鄭州獲批建設全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成為繼北上廣后全國第四個國際郵件樞紐。河南省郵政分公司國際業務責任中心總經理秦緒波說,口岸建成后,短期來看,可以帶動鄭州機場吞吐量增加,發展航空港經濟;長期來看,可以吸引更多人、財、物集聚鄭州,使河南的樞紐經濟體量越來越大。
優勢再造起筆的是現在,瞄準的是未來。我們既做強節點,又暢通“毛細血管”,讓路網“活”起來,要素“動”起來。
安徽阜陽船老板盛金啟自周口中心港恢復通航起,就來到周口“闖碼頭”。如今,盛金啟船上的貨物種類有了很大變化,“從往外運糧食,到把糧食運回周口,再把面粉、食用油等成品銷往外地。”從原料供應方到食品加工方的角色轉變,正是周口食品產業發展升級的真實寫照。
隨著《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現代物流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先后出臺,我省正在加快實施樞紐能級提升、物流提質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培育“三大行動”。
今年上半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8.5萬億元,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正在中原大地噴薄而出,織金繡銀。
產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
今年上半年,河南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2.3%,制造業投資增長2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
這一個個噌噌向上的紅箭頭,源自省委、省政府的兩項重大部署。
項目穩則經濟穩。穩增長必先穩投資,穩投資必先穩項目,我省發力項目建設,穩住經濟大盤。
省委、省政府發出“項目為王”的最強動員令,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為抓手,盯著項目看、圍著項目轉、扭住項目干的浪潮風起云涌,延鏈、強鏈、補鏈的故事精彩上演。
“作為全省第一期‘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重點項目,全釩液流電池項目落地很快,從簽約、開工到投產,只用了不到8個月。”開封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灃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富士康項目的健康快速發展更有說服力。“十四五”期間,富士康在航空港實驗區的配套項目產值可確保年均增長30%以上,到2025年,鄭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可望超過4500億元,全省占比接近80%。
產業興則經濟興。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培育新的優勢支柱產業,打造經濟新引擎。
我省確定首批8家產業創新中心,聚焦新能源商用車、超硬材料、礦山機械、高端軸承等優勢產業領域,有效增強自主可控能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
鏈主引領,聚鏈成群。培育100家左右國內一流的“鏈主”企業,形成7個萬億級、3個5000億級及若干千億級產業鏈供應鏈,更多產業產品、技術裝備、材料器件進入中高端、成為關鍵環。
河南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大力發展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成功將比亞迪引進河南。已動工的比亞迪動力電池項目明年全部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其在鄭州航空港區的整車項目更加令人期待。
一個龍頭項目樹起來,就是一個組團、一個產業,進而是一個鏈條、一個生態。在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的涵養下,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河南現代產業體系生態森林已漸漸郁郁蔥蔥。
近期發布的500強榜單中,豫企表現搶眼,11家入圍中國企業500強、24家躋身制造業500強、10家上榜服務業500強。和去年相比,豫企入圍三個榜單的整體數量穩中有進。
市場:從規模到效能的“提檔”
“走,一起去安陽林州過周末。”今年的春夏兩季,太行山深處的林州市成了北京、天津等地滑翔發燒友的聚集地。
抓住太行山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安陽市圍繞滑翔、通航做文章,打造了一個“會飛”的大產業,形成無人機生產制造、人才培訓、飛防服務等產業鏈完備的無人機產業集群。
消費市場空間大、有效投資需求大、新型城鎮化潛力大,一度是我省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進入新發展階段,超大規模市場有了新挑戰。生產和需求,兩個動力如何適配?消費拉動如何更動力十足?這是再造優勢下的嶄新課題。
適應新消費,創造新供給。今年以來,巴奴火鍋、蜜雪冰城等河南新餐飲品牌擴大布局的消息不斷“出圈”,引發廣泛討論和關注。
九豫全食品的招牌豬頭肉、麻油雞,河南宅樂送公司的酸菜魚、松仁玉米,雙匯食品小米遼參、佛跳墻……作為食品工業大省,河南預制菜產業方興未艾。大批企業搶灘登陸,目標是產業規模三年翻兩番,總規模突破600億元。
積極培育本土品牌的同時,UU跑腿、中鋼網等互聯網服務平臺逐漸壯大。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正在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打通了內需規模優勢向產業鏈供應鏈優勢轉變的關鍵一環。
引領新消費,供需齊發力。今年3月,愛馬仕鄭州丹尼斯大衛城店甫一開業,就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來。
“首店經濟的繁榮程度不僅是判斷一個城市商業人氣的直觀指標,還是挖掘消費潛力、激發市場活力的新引擎。”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說,鄭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已經使市民的消費習慣、消費層級發生了很大變化。
不單如此,我省還在食品、汽車、輕紡等領域實施品牌創建行動,發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模式,推出一批個性化、時尚化、功能化優質產品,參與中國品牌日、消博會等高水平展會活動,真正讓商品變品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中意“河南造”。
完善供應鏈,補齊產業鏈。隨著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一塊塊鋁錠“吃”進去,一卷卷高品質鋁合金板材“吐”出來。大到飛機、船舶、汽車,小到易拉罐、手機外殼、電腦背板,寶武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先進鋁基新材料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這是目前我省唯一一條鋁合金汽車板專用生產線,曾被認為需長期依賴進口的汽車板產品開始試用并得到初步認可。“目前市場上的鋁合金產品供不應求,這條生產線全面投產不到半年,已經實現近30個產品快速投放市場。”寶武鋁業董事長智西巍說。三門峽市圍繞鋁精深加工做文章,產業鏈一環環延長,附加值一步步提升。
在供需適配、市場招商、促進消費“三大行動”助推下,河南正在步入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新需求反過來刺激更高質量供給的良性循環之路,讓“體量”變成真真切切的發展“動量”。
謀優勢、造優勢、順優勢、乘優勢,絕不故步自封,更加競進拼搶,一個生機勃發的、現代化的新河南正在黃河之畔綻放光彩。
專家點評
重塑區域競爭新優勢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
新發展格局下,區域發展態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優勢快速轉換,位勢此消彼長。在新的起點上建設現代化河南,實施優勢再造戰略是題中應有之義。從全國的發展大局和區域競爭發展趨勢來看,在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的背景下,河南的區位交通優勢、市場潛力優勢、戰略地位優勢、綜合競爭優勢更加凸顯,發展機遇和戰略性利好千載難逢。從實施效果看,河南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穩住經濟大盤,有效擴大內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和后勁都十分強勁。
一年來,河南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推動傳統基礎優勢轉化為區域競爭優勢和高質量發展勝勢。全面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支撐交通區位優勢加快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實施制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等,精準延鏈補鏈強鏈,讓更多產業產品進入中高端、成為關鍵環,持續推動產業基礎優勢向現代產業體系優勢轉變,內需規模優勢轉向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優勢。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我們有理由相信,河南勇于突破自我,敢于再造重塑,定能上到一個新臺階,拓出一片新天地。
(本報記者 宋敏 整理)
親歷者說
內陸省份的“港口夢”圓了
□河南水投興洲港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愛軍
從原來的水利投資領域轉到港口運營領域,對我們企業來說,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周口中心港2018年開始運營,當時省里也沒什么經驗可以借鑒,就這么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我們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得到了企業、船主的點贊,港口貨運量也連年提高。
周口圍繞水路做文章,有先天的優勢,早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周口港就已經“千帆云集似漢皋”。隨著河南開放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沉寂百年的老碼頭重新煥發生機。航運,可以說是河南揮之不去的夢,也是蓄力待發的勢。
在周口中心港最初建設、運營的幾年里,貨物量并不大,航線也不多。如今,船越來越大,泊位越來越多,我們的碼頭上堆滿了集裝箱貨物,每天都有各種大噸位貨輪在沙潁河中穿梭,我們親眼見證了周口港這一年來發生的可喜變化,覺得非常驕傲,也非常光榮。
都說周口中心港不僅是周口的周口港,更是河南的周口港,山西、陜西、寧夏、內蒙古的貨物也集聚到這里,通過水運轉出去。但如果僅僅滿足于貨物集散,這點優勢遲早會被蠶食掉。
周口是糧食大市,本地糧食企業多,產業有自己的特點。我們積極聯系本地企業,依托當地資源優勢,摸索出一套獨具特色的運營方法,既擴大了貨源,又促進了周口的產業升級,嘗到了再造優勢的“甜頭”。
就在9月初,有一件特別值得慶賀的事兒,周口中心港至印度蒙德拉港集裝箱航線正式開通,這也是繼美國洛杉磯長灘港、加納特馬港后我們開通的第3條國際航線,此外我們還有7條國內集裝箱航線,與淮河、京杭大運河、長江沿岸多個大型港口都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
通過周口港這個平臺,過去遠在天邊的地方現在和河南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一想到這些就覺得辛苦努力都很值得。
從“南北老航道”到“向東是大海”,周口港吞吐量激增:2021年貨物吞吐量686萬噸、同比增長96%,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6946標箱、是上年的3倍;今年上半年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0%、73.6%。周口港已成為當之無愧的豫貨“出海口”。
(本報記者 方化祎 宋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