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 “摔”出賽場風采
周口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偉元
“中國式摔跤又稱絆跤、回族式摔跤。它的規則非常簡單,雙方抓抱對方,采用絆、背摔、抱腿等方式使對方頭部、軀干、肘部、臀部著地或使其出界就得分,易于理解,觀賞性佳。”資深摔跤裁判員秦凱介紹。
在第九屆全省民族運動會的民族式摔跤賽場上,中國式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盡顯。
“好樣的,摔倒他!”4月23日,在周口師范學院原體育館內,參賽隊員在互相加油喝彩。摔跤手們身穿單薄的跤衣在橡膠墊上你來我往,雨天的寒冷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火熱的斗志。來自我市沈丘縣的回族選手劉小濤看上去并非“重量級”,卻參加了絆跤87公斤級的比賽。透過跤衣,結實的胸肌和腹肌若隱若現——27歲的他保持著良好的體格和壯碩的身材。
當天上午的半決賽上,來自焦作市代表隊的李增寶一度抱緊了他的小腿,甚至把他整個兒舉了起來。但劉小濤沉著冷靜,巧妙化解了攻勢,并成功將對手摔倒在地,挺進決賽。“真厲害呀!這都沒有倒!”大家都被這場比賽吸引了過來,并為劉小濤的精彩發揮喝彩。
在下午的決賽中,劉小濤再接再厲,穩定發揮,對手犯規、對手倒地……比分來到了“5比0”的關鍵時刻,只要再得1分就能獲勝。這時,劉小濤抓住對手急于得分的心理,輕輕一晃,躲過了對手的抓抱,并使其倒地,獲得3分。最終,他以“8比0”獲得一等獎,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劉小濤出生于中國式摔跤世家,是第四代傳人。2002年,年僅6歲的劉小濤開始學習摔跤,一直堅持至今,曾多次在全國中國式摔跤大賽中奪得冠軍。如今,他不僅是一名運動員,還是一名教練。家里的摔跤俱樂部為周口市乃至河南省輸送了許多摔跤隊員,對民族式摔跤運動的大力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是周口人,20多年的訓練不僅是為了在賽場上獲勝,更是為了弘揚中國式摔跤這一民族傳統文化,為周口增光添彩。第九屆全省民族運動會能在家鄉舉辦,我覺得非常自豪!”劉小濤說。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