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牛經 發牛財 牛產業讓村民“犇”向致富路
周口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洪濤
“從開始養殖,到成牛出欄,一頭牛的凈利潤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我去年養了800多頭牛,保守算一下,最少也能有個二三百萬元的收入,效益還算可以……”日前,在位于太康縣馬頭鎮的綠洲農牧有限公司內,該公司負責人李輝算起了自己的“小賬本”。
今年46歲的李輝是馬頭鎮馬莊村人,早些年在外地打拼,賣過電腦配件,創辦過電子產品加工廠。2016年,他積極響應返鄉創業的號召,回到自己的家鄉馬頭鎮,開始從事養殖牛羊行業。如今,經過不懈努力,他所創辦的太康縣綠洲農牧有限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從當初的幾十只羊,發展到現在的上千頭牛,李輝成了名副其實的“牛老板”。
從太康縣城出發,向東北行駛約50余里就來到了太康縣馬頭鎮馬西村,而綠洲農牧有限公司的養牛場就位于馬西村的西邊: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牛聚集在一起,場面十分壯觀。這些牛兒有的在牛棚內休憩,懶洋洋的模樣,有的則三五成群擠在一起,伸出長長的脖子,用力地吃起旁邊的草料,還有的走出牛棚,來到空地邊,慵懶地蹲在地面上。
一旁的“牛老板”李輝,卻沒有牛兒那樣悠閑。他一會兒囑咐工人給牛添加草料、打掃衛生,一會兒提起水桶往水槽內給牛添水,一刻也閑不下來。“養牛不但是個體力活,還是個技術活,這里面需要很多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我們經常請市里面的畜牧專家來講課,面對面傳授養牛技術,去年,在鎮里舉行養牛大賽上,我還得了個‘金牛獎’…………”談起自己的“養牛經”,李輝樂呵呵地說。
李輝口中的養牛大賽是太康縣馬頭鎮為了加快養牛產業發展,舉行的一次綜合性的養牛比賽,來自馬頭鎮及周邊鄉村的眾多養牛好手紛紛前來參加。最終,評委們通過綜合測量牛的體格、體型,以及考慮養殖規模、帶動就業等因素,評選出了金牛獎、銀牛獎和銅牛獎。李輝則憑借著過硬的養牛技術獲得了“金牛獎”的稱號。
“自己富不算富,通過輻射帶動,讓大家共同參與到養牛產業發展中,共享發展成果,才算真正富起來。”談到獲得“金牛獎”的感受,李輝說,接下來,他將采用戶繁、企育、龍頭帶動的模式,讓更多群眾參與到養牛產業發展中來,目前,通過這個模式,已經成功帶動周邊20多個行政村、近百戶農民參與到養牛產業發展中來。
李輝介紹,如果群眾自發進行散養,往往會受到技術、市場等因素的影響,抗風險能力比較低,收益也沒有規模化養殖帶來的收益高。通過這個模式,他們統一給群眾提供小牛犢,免費進行技術指導,然后統一收購出欄的肉牛,提高了群眾的抗風險能力,帶動了群眾養殖的積極性。
當日,記者來到馬頭鎮郭寨行政村王小樓自然村,村民王明立正在自家的牛棚里忙碌著。“綠洲農牧有限公司幫助我們統一采購了30多頭小牛犢,他們負責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等牛成年出欄,他們還可以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幫助我們這些養牛戶解決了后顧之憂……”王明立說。
馬頭鎮的養牛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馬頭牛肉”是該鎮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太康縣馬頭鎮持續加大對養牛產業的扶持力度,與太康縣郵政儲蓄銀行開展合作,推出“養牛貸”項目,為廣大養牛戶授信的同時,也為養牛產業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
目前,該鎮存欄50頭以上的養殖戶達到45戶,100頭以上達到15戶,500頭以上2戶,走出一條“小規模、大群體”互利共贏、良性循環的產業發展新路子,有效帶動1000多戶群眾念牛經、發牛財,養牛產業已成為馬頭鎮特色主導產業。
目前,馬頭鎮擁有“德榮”“明正”牌牛肉系列產品生產龍頭企業2家,牛肉銷售個體戶50余戶。按照產業規模化、規模產業化的發展要求,馬頭鎮成功引來了河南萬犇牧業,將計劃新建兩個養牛產業園,屆時,馬頭鎮年存欄肉牛可增加7000頭。
太康縣馬頭鎮黨委書記孫海表示:“我們準備利用1到3年時間實現戶均飼養1頭牛,利用3到5年時間實現人均飼養1頭牛的目標,爭取全鎮存欄黃牛突破10萬頭,進一步加快鄉村振興進程。”②2